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村晚”彰显新活力
本报记者 杨 鑫
文章字数:1061
  “活了80多岁了,能在自己家门口看演出,想都没想过,这个年过得真热闹啊!”在海拔1200米的熊耳山显神寨广场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村晚”正在演出。
  2月2日是农历正月初五,商州区金陵寺镇第一届文化艺术节暨熊耳山村“村晚”联欢会准时开始,现场锣鼓喧天、歌声飞扬,让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巅村落变得热闹非凡。
  显神寨广场上人头攒动,蜿蜒的山路上停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的汽车,舞台上秦腔、歌舞、快板等20多个由全镇11个村(社区)群众自导自演的节目轮番上演,叫好声、掌声不时回荡在山间。
  从市区驱车赶来的市民杨柳说:“早就听说过熊耳山的美景,今天专程和家人到这里登高赏景,感受过年的喜庆氛围。”
  金陵寺镇距商州城区约18公里,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石灰、耐火土闻名。境内的熊耳晚霞更是著名的“商州八景”之一,熊耳山村也是商州历史上有名的制陶村。凭借当地独特的土质和煤炭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熊耳山人曾靠烧窑制陶为生,其用陶瓷烧制的生活用品也远近闻名、盛极一时。
  在联欢会现场,83岁的古青杰老人一边看演出,一边感慨道:“活了80多岁了,能在我们这高山上看演出,想都没想过,这个年过得是真热闹啊!”古青杰家住熊耳山村9组,这里也是熊耳山村烧制陶瓷的古窑遗址所在地。
  熊耳山村党支部书记任英志介绍道:“2024年经过全体村民的努力,我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提升,涌现出了众多的文明家庭和干净院落及十星级文明户,村民收入稳中有增。在文化领域,黄土画派、秦岭画派、商洛学院艺术院写生基地已分别在熊耳山挂牌。同时,开发利用熊耳山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开发旅游景点,修建了一生一世观景亭、地震遗址公园、民宿、陶艺制作体验馆等,陶艺产品一经上市就大受好评。”
  “今天是真高兴,领了荣誉证还有奖品,演出也很精彩热闹,虽然73岁了,但今后我还要更加努力把陶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熊耳山的陶艺作品。”被表彰的金陵寺镇道德模范、陶艺传承人古玉民有些激动地说。
  此次熊耳山“村晚”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赏景,也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促进了邻里和谐共处,在活动现场还表彰了金陵寺镇全镇13名道德模范。
  金陵寺镇党委书记冀新艳说:“本次是熊耳山村第二年举办‘村晚’,也是我们镇的第一届文化艺术节,表彰了全镇13名道德模范为大家树立榜样。过去的一年我们已经将熊耳山村打造成为全市康养示范村和全区旅游重点村,我们金陵寺镇有保留完整的传统陶艺工艺、陶瓷古窑和采煤煤窑遗址,今后我们将结合文化艺术活动向各界推介现已建成并开放的熊耳山村史馆、陶艺体验馆、民宿等一系列旅游资源,向全镇人民交出向上向好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