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别让节日盛宴成“剩宴”
张忠德
文章字数:870
  “平均每桌剩菜三分之一,有的客人甚至只拍不吃,年年有余成了‘年年浪费’……”今年春节假期,海南某饭店后厨垃圾桶里,成条的清蒸鲈鱼、未动几筷的东坡肘子与半锅佛跳墙混杂一起,令服务员看了直叹气。本该温馨欢乐的节日,“剩宴”却屡见不鲜,着实令人痛心。从各地情况看,节日盛宴变“剩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节日食品浪费,根源复杂。“面子文化”作祟,许多人秉持“请客吃饭,菜多显有面”的观念,商务宴请、婚宴等场合,为撑场面、避“寒酸”,盲目多点菜,“仪式性浪费”突出。而商家为逐利,推出高价且菜品数量象征吉祥寓意的套餐,甚至诱导顾客过度消费,外卖平台的满减促销也让消费者为凑单多点菜品,进一步加剧了浪费。同时,监管体系不完善,食品浪费行为难以量化取证,执法力度不足,导致浪费屡禁不止。
  要避免节日盛宴变“剩宴”,需多管齐下。合理规划是关键,个人和家庭聚餐前,应根据人数和食量合理点菜,避免盲目多点。比如家庭聚餐,提前了解家人喜好、食量,列好菜单,适量采购食材,既能满足味蕾,又能避免浪费。商家也应提供合理菜品份量选择,推出小份菜、半份菜,满足不同需求。
  培养文明用餐意识也很重要。我们要摒弃“面子文化”,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明白食物价值在于满足需求,而非撑门面。商务宴请、婚宴等场合,更应注重实际需求,不追求排场。还要教育孩子珍惜粮食,从小培养节约意识,让文明用餐成为习惯。
  社会层面,监管部门应完善食品浪费行为统计调查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浪费行为,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舆论压力。行业协会要制定行业规范,引导餐饮企业自我管理。餐饮企业应积极创新,利用智慧餐饮系统,通过智能点餐系统根据用户人数、口味自动生成适配菜单,利用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后厨食材消耗,动态调整采购计划,还可推出“光盘奖励”活动,鼓励消费者减少浪费。
  拒绝节日“剩宴”,是个人的道德责任,是家庭的优良传承,更是社会的共同使命。让我们从自身、从每一餐做起,珍惜粮食,文明用餐,传承节约家风,完善制度、加强监管、鼓励创新,让节日盛宴回归本真,让节约成为深入人心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