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州文旅市场活力迸发
文章字数:1078
  本报讯 (记者 张 英)在“中国春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首个黄金周,商州区以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交出了令人瞩目的答卷。记者从商州区文旅局获悉,截至2月5日,全区累计接待游客71.2万人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精心策划的民俗展演、非遗体验、文旅融合、惠民服务等120余项文化活动,构建起丰富多彩的文旅消费场景。
  政府与企业联动打造的惠民消费矩阵成为市场爆发的关键动力。商洛万达广场通过线上线下发放50万元消费券,撬动了千万级销售额;卧虎岭景区3天接待游客量突破1.5万人次;秦岭江山景区全地形越野赛车项目吸引了众多外地车友参与。14场主题促销活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百万级参与人次印证了“文化+消费”模式的强大吸引力。
  商州非遗活态传承构筑起最具辨识度的年味标识。在中心城区非遗市集,木雕大师张军峰的“金蛇迎春”摆件订单排至元宵节,省级非遗东龙山“狗娃咪”传承人陈五斤的作品成为亲子家庭的最爱,剪纸大师吕晓娟的“二十四节气”窗花被游客争相收藏;“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打破文化场馆边界,围绕蛇年生肖主题,开设类型丰富的基本陈列、临时展览,精心策划新春市集、民俗文化体验、社教活动、数字化沉浸体验等活动,让商州瑰宝“活”起来,持续推动“博物馆热”;图书馆系统开展的“春韵赏年俗”等30余场阅读活动,将典籍中的春节民俗转化为可体验的文化场景。
  城乡联动的文化供给体系展现全域旅游新格局。多彩文化活动轮番在戏曲文化广场、万达广场等地上演。城关街道西街社区、南街社区、东店子社区、西关社区等在12条街道等地举办大规模新春灯会,让游客感受浓浓年味。乡村地区呈现“一村一品”特色,陈塬街道上河村、金陵寺镇熊耳山村、麻街镇中流村、牧护关镇小韩峪村的“村晚”和灯会、庙会、赛歌会、票友会、舞龙舞狮等文化惠民活动超过1000场次。
  夜间经济点亮春节消费新增量。夜登故城墙热度持续攀升,丹江公园游人如织,游客争相欣赏璀璨的鹤城夜景。黄沙河两岸,龙凤呈祥、锦鲤荷花等主题花灯色彩斑斓,十二生肖系列花灯造型俏皮可爱,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拍照。音乐喷泉与花灯的浪漫组合氛围感满满,获得省级媒体重点推介。
  春节期间,商州滑雪旅游成为新宠。全区温度有所下降,部分地区迎来新春初雪,蟒岭绿道的“沙滩乐园·冰雪世界”成了新的遛娃好去处,填补了商州冰雪游乐项目的空白。
  “今年春节市场的繁荣,归功于我们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转化。”商州区文旅局副局长张晓平表示,通过打造场景化、体验化、融合化的文化消费方式,全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塑造了传统节庆活动的“商州模式”,为端午、中秋等其他传统节日的文旅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