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打造学前教育民生工程新标杆
文章字数:803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关珍 赵世海 王希林)近期,柞水县成功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认定,实现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的重大转变。
近年来,柞水县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要求,优供给、强保障、促发展、提质量,构建起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聚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柞水县以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契机,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改革,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力量培育,健全资源监管机制,奋力开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新局面。截至2024年底,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87%提升至95.09%,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5.6%,家长满意度升至98.5%。
该县统筹资源布局优化,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编制了《柞水县幼儿园建设三年规划方案(2023—2025年)》,按照“城区加密、乡镇补短、村居延伸”原则,推动公办园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1850个,实现优质资源扩容。同时,积极引导民办园转型,出台《柞水县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暂行办法》,成功将6所民办园纳入普惠体系,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让越来越多孩子享受到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统筹师资力量培育,坚持大胆创新、稳中求进,推行“县管校聘”改革,调剂130个编制专项用于幼师队伍,实行动态调整,确保编制资源合理利用。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实现编内编外教师同工同酬,极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职业归属感。
探索构建了“新教师—骨干教师—名园长”三级培养体系,与多所高校和发达地区幼儿园合作,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学习能力,提升专业素养。统筹提升教育质量,坚持动态监管、统筹推进,扎实推进督导评估,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将核心指标纳入考核“一票否决”清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多部门协同推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7项,通过“月调度+季督查+年评估”机制,保证了各项政策落地生效。
近年来,柞水县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要求,优供给、强保障、促发展、提质量,构建起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聚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柞水县以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契机,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改革,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力量培育,健全资源监管机制,奋力开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新局面。截至2024年底,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87%提升至95.09%,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5.6%,家长满意度升至98.5%。
该县统筹资源布局优化,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编制了《柞水县幼儿园建设三年规划方案(2023—2025年)》,按照“城区加密、乡镇补短、村居延伸”原则,推动公办园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1850个,实现优质资源扩容。同时,积极引导民办园转型,出台《柞水县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暂行办法》,成功将6所民办园纳入普惠体系,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让越来越多孩子享受到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统筹师资力量培育,坚持大胆创新、稳中求进,推行“县管校聘”改革,调剂130个编制专项用于幼师队伍,实行动态调整,确保编制资源合理利用。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实现编内编外教师同工同酬,极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职业归属感。
探索构建了“新教师—骨干教师—名园长”三级培养体系,与多所高校和发达地区幼儿园合作,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学习能力,提升专业素养。统筹提升教育质量,坚持动态监管、统筹推进,扎实推进督导评估,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将核心指标纳入考核“一票否决”清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多部门协同推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7项,通过“月调度+季督查+年评估”机制,保证了各项政策落地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