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小麦苗情调查及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服务
文章字数:1168
本报讯(记者 胡蝶 通讯员 党文丽)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正值我市小麦返青起身关键期。2月18日至19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在山阳、商南等县区开展了小麦苗情、土壤墒情调和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服务。
在田间,市县两级农技人员实地调查了小麦、油菜苗情和土壤墒情。据调查,目前全市小麦一、二、三类苗的比例为38:49.8:12.2,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小麦、油菜返青生长。
农技员指出,当前正值小麦返青起身关键期,近期要及时关注苗情墒情,坚持“控旺促弱、稳壮抗逆、分类施策、促控结合、防冻抗旱”的原则,围绕“早、管、防”的要求,狠抓肥水运筹、防灾减灾,提升小麦群体质量。一类苗以控为主,拔节期亩追尿素8公斤—10公斤,同时追施钾肥6公斤—10公斤,保壮蘖,提高大穗率;二类苗适期肥水,在小麦拔节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提高成穗率;三类苗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8℃以上时追肥灌水,亩施尿素5公斤—8公斤和适量的磷酸二铵,第二次于拔节后期进行,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晚播弱苗,要控制早春灌水,以免降低地温和土壤透气性而影响麦苗生长。旺长苗以控为主,对无脱肥现象的,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前后观察分蘖开始消减时,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8公斤—10公斤。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早春“倒春寒”和晚霜冻害发生,合理调控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提高抗寒防冻能力,在降温前晚上利用烟雾剂、麦草等秸秆点燃,及时灌水,增加土壤湿度,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对遭受冻害的麦田,及时追施适量氮肥、人粪尿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植物生长调节剂,适时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油菜处于蕾薹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春季田间管理要根据苗情墒情,分类施策、促弱控旺、降湿防渍,抓好“一促四防”关键技术,早防病虫、抗冻减灾。对于长势较弱、生长较差的田块,要早施重施,当薹高5厘米时,亩用人粪尿500公斤—750公斤+尿素4公斤—5公斤兑水浇施,或亩追施尿素5公斤—7公斤,同时喷施芸苔素等生长调节剂,加快苗情转化;对苗势健壮、生长正常的田块,在薹高7厘米—10厘米时于2月中旬施薹肥,亩用人粪尿500公斤+碳酸氢铵10公斤兑水浇施,或亩混合追施尿素5公斤—6公斤和钾肥2公斤—3公斤;对苗势较旺的田块,可在薹15厘米以上时,亩施人粪尿250公斤—500公斤,薹高超过30厘米的可亩施3公斤—4公斤钾肥防倒伏,不宜再使用多效唑或烯效唑控苗,以免造成药害。对“秋冬双发”型油菜,此时应控制氮肥用量,少施或不施,防止后期倒伏。
同时,市县农技人员会同北京圣世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全市12土壤墒情自动监测问题站点进行了实地查看,对存在问题,分析研判,及时整改,确保全市所有墒情自动监测数据正常报送。
在田间,市县两级农技人员实地调查了小麦、油菜苗情和土壤墒情。据调查,目前全市小麦一、二、三类苗的比例为38:49.8:12.2,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小麦、油菜返青生长。
农技员指出,当前正值小麦返青起身关键期,近期要及时关注苗情墒情,坚持“控旺促弱、稳壮抗逆、分类施策、促控结合、防冻抗旱”的原则,围绕“早、管、防”的要求,狠抓肥水运筹、防灾减灾,提升小麦群体质量。一类苗以控为主,拔节期亩追尿素8公斤—10公斤,同时追施钾肥6公斤—10公斤,保壮蘖,提高大穗率;二类苗适期肥水,在小麦拔节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提高成穗率;三类苗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8℃以上时追肥灌水,亩施尿素5公斤—8公斤和适量的磷酸二铵,第二次于拔节后期进行,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晚播弱苗,要控制早春灌水,以免降低地温和土壤透气性而影响麦苗生长。旺长苗以控为主,对无脱肥现象的,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前后观察分蘖开始消减时,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8公斤—10公斤。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早春“倒春寒”和晚霜冻害发生,合理调控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提高抗寒防冻能力,在降温前晚上利用烟雾剂、麦草等秸秆点燃,及时灌水,增加土壤湿度,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对遭受冻害的麦田,及时追施适量氮肥、人粪尿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植物生长调节剂,适时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油菜处于蕾薹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春季田间管理要根据苗情墒情,分类施策、促弱控旺、降湿防渍,抓好“一促四防”关键技术,早防病虫、抗冻减灾。对于长势较弱、生长较差的田块,要早施重施,当薹高5厘米时,亩用人粪尿500公斤—750公斤+尿素4公斤—5公斤兑水浇施,或亩追施尿素5公斤—7公斤,同时喷施芸苔素等生长调节剂,加快苗情转化;对苗势健壮、生长正常的田块,在薹高7厘米—10厘米时于2月中旬施薹肥,亩用人粪尿500公斤+碳酸氢铵10公斤兑水浇施,或亩混合追施尿素5公斤—6公斤和钾肥2公斤—3公斤;对苗势较旺的田块,可在薹15厘米以上时,亩施人粪尿250公斤—500公斤,薹高超过30厘米的可亩施3公斤—4公斤钾肥防倒伏,不宜再使用多效唑或烯效唑控苗,以免造成药害。对“秋冬双发”型油菜,此时应控制氮肥用量,少施或不施,防止后期倒伏。
同时,市县农技人员会同北京圣世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全市12土壤墒情自动监测问题站点进行了实地查看,对存在问题,分析研判,及时整改,确保全市所有墒情自动监测数据正常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