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回顾
文章字数:1391
干成了一件件大事要事
★成功举办了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全市人民首次在家门口欣赏到世界A类赛事,也让世界在商洛看见了美丽中国。
★投资105亿元的镇安月河抽蓄电站建成投产,投资107亿元的柞水曹坪抽蓄电站推进建设,投资96亿元的山阳色河抽蓄电站正式开工,投资105亿元的丹凤鱼岭抽蓄电站纳入国家规划,为我市建设全国最大的蓄能储能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排球训练基地部分主体封顶,“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建成投用,为我市打造“赛事名城”“排球名城”提供了有力支撑。
★商州群众运动公园建成投用,商州故城墙遗址公园建成开放,黄沙河音乐喷泉和花灯长廊成为新年打卡地,获得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秦岭博物馆建成开放,成为国内第一座全面展示秦岭的综合性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评选为“博物馆里读中国”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获批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开辟了“两山”转化机制创新的新路径。
★纳入全国首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市,商州戴云山云海等15处景观入选第三批全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商南茶叶等4个农产品获评全国气候好产品,22℃天然氧吧等气候生态品牌持续成为我市的靓丽名片。
★天竺山景区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牛背梁度假区纳入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名录,“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全面开展居民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智慧化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得到住建部的高度关注和市民的拥护。
★国内领先的4.0版鱼菜共生绿色智慧渔业工厂建成投产,冷水鱼养殖规模全省第一,新质生产力助推智慧农业取得新突破。
★有效应对处置“7·19”丹宁高速水阳段桥梁垮塌和多轮次暴雨洪涝灾害,争取重建资金6.86亿元,利用存量房安置受灾群众788户,有力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全省“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有力有效推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生产总值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2%,分别排在全省第三、第一、第三、第五。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实施西商融合协同发展合作事项23项。全年招商引资实际使用内资87.72亿元。新增“五上”企业175户,市场主体总量增长5.7%。非公经济占比55%,居全省第二。
产业转型持续加快。工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9%、257%,均居全省第一。全年新增入园企业53户,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9%。新增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14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2家。陕西盘龙建成全市首家省级中医药制剂及新药研发中试基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消费活力加速释放。商洛被评为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7县区全部创成“中国气候宜居县”。成功举办大型赛事100多场次,开展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1000多场次,“秦岭传奇”赛事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游客人次、旅游花费增长23%、2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对全市1112个小区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整治改造提升,中心城区401个小区接入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小区物业覆盖率由16%提升到100%。有效加强了社会治理,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试点市。持续推进“干净商洛”创建,建成秦岭山水乡村300个。
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8%、7.1%。城镇新增就业1.6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9万人。常态化开展城区“2+N”和戏曲进乡村等惠民演出1149场次,花鼓戏《月亮光光》全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