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
文章字数:5581
夯实基层法治根基 加快法治建设进程
本报讯 (记者 黄朝梅)2月28日,参加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商州代表团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
支朝奇代表建议,法检两院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创新宣传形式,深入基层、社区、企业,开展更多针对性强的普法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加强与基层组织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作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减轻司法办案压力,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王彦锋代表建议,要建立诉源治理联系沟通协调机制,司法案件办理过程中应加强与镇(街道)、司法所、派出所协调沟通,推进问题化解。组织检察官下乡开展送法活动,参与司法案件的接待、处理等,为基层提供法律支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郭斌辉代表建议,法检两院要加强对公益诉讼的执法力度,特别是在侵犯国有资源资产方面再加力。要依法严厉打击校园霸凌,为祖国花朵护航,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吴婷代表建议,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司法救助机制,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让他们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喻玉、刘力、党红等代表建议,要严厉打击电信诈骗,加强农村普法宣传,进一步加强群众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共同学法普法的氛围,不断提高村民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
加大科技人才投入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记者 贾书章)2月28日,参加商洛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洛南代表团代表在审议人大工作报告时,踊跃发言,气氛热烈。
陈朝阳代表建议,要加大核桃产业科技投入,持续提升核桃产业精深加工能力,促进核桃产业由单一食品向核桃油、核桃液、核桃花、核桃壳系列产品转变,进一步提高我市核桃产业产值和产业效能。要重视和支持核桃品牌建设,组建专业团队策划创立商洛核桃产品品牌,把核桃品牌推向国内及国外市场。
朱三民代表建议,要投入资金和人才做大做强洛南豆腐产业,改变洛南豆腐由传统加工向工厂化数字化转型,创立洛南豆腐产品品牌,最大限度提高豆腐附加值,让洛南豆腐像“岐山擀面皮”“潼关肉夹馍”一样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雷倩代表建议,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制定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吸引商洛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在住房、教育、医保等方面给予保障,让农村人才回得来、稳得住,用他们在外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聪明才智助力乡村振兴。
闫平代表建议,要重视培养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让文化人才在农村文化传播和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乡村文化投入,建设一批农村图书馆、阅览室,扶持培训农村文艺骨干,让农村舞台活起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本报讯 (记者 张 矛)2月28日,参加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丹凤代表团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代表们踊跃发言,讲体会、提建议、谋发展,现场气氛热烈。
郭安贵代表说,人大常委会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讲政治、接地气、守民心、重实干,紧贴商洛实际、顺应民心期盼,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丹凤县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和两会的任务安排,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城乡统筹、民生保障、改革开放、安全稳定上力求新的提升,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以最大努力为全市“一都四区”建设贡献丹凤力量。
董立铭代表说,要围绕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三大核心职能,继续在厂房建设上扩规模,抓好工业用地的收储,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低空经济产业园一期项目的建设。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建立产业基金,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付学华、杨龙、刘小斌、刘晓碧代表建议,法院、基层法庭在处理涉行政单位、涉医患纠纷案件时,开启庭前绿色通道,做好庭前调解。加强基层法庭人员力量配备,提升案件办理的效率和质量。
周谦、姚佳、刘静、王晓勇代表建议,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坚持依法行政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本报讯 (记者 巩琳璐)2月28日,参加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商南代表团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法检两院工作报告。现场代表们发言积极踊跃,气氛热烈。
张宏德代表建议,应将一站式矛盾化解中心做实做深,推动基层矛盾调解中心与综治、信访、司法、公安等相关部门建立紧密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协同作战。同时,全面梳理和优化现有的调解流程,建立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解、反馈的闭环式管理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此外,要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进一步深化法院与学校、团委、教育局等部门之间的合作,结合各类特色活动,更形象化、更有针对性地将普法宣传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王小虎代表建议,建立人大代表提议案、建议的奖励机制,对所提意见建议社会反映效果好、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的代表给予奖励,以此激励代表履职和提高部门办理效率。加大对县区人大代表及干部的专题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基层代表的履职能力。
刘华代表建议,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将司法资源向县区倾斜,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营造遇事找法、干事依法的浓厚氛围。坚持依法依规履职,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司法参与审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持续强化诉源治理,做好行政诉讼预防、调处、化解等工作,提高法治化治理水平。
完善联动机制 合力助推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王天彤)2月28日,参加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山阳代表团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
井晓奇代表说,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为民情怀浓,工作落点实,体现了务实精神、为民情怀和法治意识。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市县区人大系统的工作联动,促进县区人大更好地发挥作用。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府院联动”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公益诉讼工作的联动机制,建立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行政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及时通报公益诉讼案件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
王向阳代表建议,要全面推进法治商洛建设,用法治手段,为发展提供保障,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要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为抓手,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实现社会效果和法治效果有机统一。
黄祥来代表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等新兴领域的立法前瞻性研究。要加大代表履职培训力度,提升基层代表参政议政能力。
徐鹏、徐光文代表建议,要认真调研工业园区企业运营情况,对运行良好的企业给予帮扶和支持,盘活半停产企业,清理僵尸企业,进一步优化园区资源配置,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要积极推进债务化解工作,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强化履职尽责 勇于担当作为
本报讯 (记者 王江波)2月28日,参加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镇安代表团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审议中,代表们踊跃发言,围绕各项报告,谈感受、说打算、提建议,现场气氛热烈。
方春娥代表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了市人大和法检两院勤奋务实、担当有为的形象。会后,将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同时,深入基层群众,做好普法宣传,充分反映群众诉求,为推动商洛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张亚莉代表建议,要加快返乡创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的出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建设家乡,回报家乡,造福家乡。要加强代表履职培训,进一步提升代表的业务素养和履职能力。要加大乡村振兴领域法治保障力度,充分发挥法院在法律援助和矛盾调解中的作用,助力乡村法治建设。
王菊代表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总结成绩准、谋划思路清。她建议,要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投资力度,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
强化普法宣传 守护公平正义
本报讯 (记者 党率航)2月28日,参加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柞水代表团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代表们积极讨论、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熊德海代表建议,加强对基层人大的指导,联动开展相关工作,对人大代表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完善司法体制改革配套措施,在法检两院队伍建设、案件执行、公益诉讼以及司法救助等方面加大力度。
谢建民代表建议,加快推进地方性法规贯彻执行力度,促进立法在基层治理中产生良法善治效果。市人民法院进一步提高民商事案件的审判效率,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
李晓晴、周月辉代表建议,创新法治宣传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群众,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真正做到全民知法、守法、用法。
姚贵兴代表建议,加大对立案审判执行的监督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打击虚假诉讼,破解立案难、执行难等问题。
王晓波、王勇代表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多组织基层代表开展交叉视察活动,为市人大代表提供更多培训调研机会,促进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黄国政、黄珊珊代表建议,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及打击力度,督促网络运营商扛牢责任,加快立案案件办理的速度,合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
宋奇志、李淼、兰娜代表建议,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普法宣传,强化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对其监护人的教育惩戒力度,配套制定地方性的家庭教育法规,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合力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本报讯 (记者 王孝竹)2月28日,参加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特邀界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及法检两院报告展开热烈讨论。
成文娟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档案,夯实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基础。各中小学校应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仔细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这一基础工作能精准掌握留守儿童信息,为后续管理与关爱提供有力支撑。要强化监管,转变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观念。属地相关部门要定期走进留守儿童家庭,向监护人强调教育子女是自身应尽之责,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责任观。要创新机制,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高雄霞委员建议,要加强法治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强化家庭教育监护。让更多家长增强法律意识,明白未成年人犯罪的严重后果,切实履行监护责任,重视孩子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与法治观,教导他们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学校应加强法治教育,通过以案释法、举办讲座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从小知法、尊法。同时,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及时干预、辅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困惑,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犯罪。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加大医疗卫生支持
本报讯 (记者 谢 非)2月28日,参加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的科技、医药卫生界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研读与深入思考,会上委员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王兴来委员说,当前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矛盾集中的问题还长期存在。为此,他建议基层治理应充分将村民自治、法治和德治有机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务决策、管理和监督,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此外,村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直接参与者,要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群众诉求,积极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公安和法律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和执法支持。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在医疗卫生议题讨论中,周宝玉委员提出,应持续增加医疗卫生领域的资金支持,特别要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他说,人才是推动医疗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吉锋英委员建议,政府应持续关注医疗机构的运营状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冯文萍委员认为,增加医疗投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疾病预防工作也极为关键,卫生健康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做好疾病预防,以此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感。
立足地方特色 大力发展经济
本报讯 (见习记者 孙远飞)2月28日,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经济界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
吴金红委员表示,特色主导产业是推动商洛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当前商洛特色产业虽有成绩,但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他建议在政策上,细化规划、落实税收优惠、加大财政支持;在土地资源配置上,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创新用地方式;在产业发展上,优化布局、加强智能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在人才方面,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加强人才培训。
叶春祥委员表示,近年来,政府发挥生态优势,开辟了新发展之路,这几年城建发展很好很美,赛事经济体制机制再进一步探索,储水蓄能建成集群,商洛正一步步走向外界。他建议要立足商洛地理优势,让西安的产业余能辐射到商洛,吸引大项目来支撑康养之都的发展,以优美环境吸引西安、武汉等地市民来商洛旅游观光。
朱江峰委员表示,商洛近年来变化显著,他建议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建立“政校企”协同的市级公共实训基地,为社会各界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开展短视频制作、数字化技术、3D打印等领域的培训。在文旅方面,打造集历史、文化、山水、人文元素于一体的剧院,参考《长恨歌》等成功案例,深挖仓颉造字等当地特色,创作特色节目,提升旅游吸引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同时,重视配套服务业的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在产业发展上,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加大产业投入,积极发展低空经济、机器人等产业,高度重视研发人员的引进。
本报讯 (记者 黄朝梅)2月28日,参加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商州代表团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
支朝奇代表建议,法检两院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创新宣传形式,深入基层、社区、企业,开展更多针对性强的普法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加强与基层组织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作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减轻司法办案压力,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王彦锋代表建议,要建立诉源治理联系沟通协调机制,司法案件办理过程中应加强与镇(街道)、司法所、派出所协调沟通,推进问题化解。组织检察官下乡开展送法活动,参与司法案件的接待、处理等,为基层提供法律支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郭斌辉代表建议,法检两院要加强对公益诉讼的执法力度,特别是在侵犯国有资源资产方面再加力。要依法严厉打击校园霸凌,为祖国花朵护航,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吴婷代表建议,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司法救助机制,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让他们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喻玉、刘力、党红等代表建议,要严厉打击电信诈骗,加强农村普法宣传,进一步加强群众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共同学法普法的氛围,不断提高村民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
加大科技人才投入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记者 贾书章)2月28日,参加商洛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洛南代表团代表在审议人大工作报告时,踊跃发言,气氛热烈。
陈朝阳代表建议,要加大核桃产业科技投入,持续提升核桃产业精深加工能力,促进核桃产业由单一食品向核桃油、核桃液、核桃花、核桃壳系列产品转变,进一步提高我市核桃产业产值和产业效能。要重视和支持核桃品牌建设,组建专业团队策划创立商洛核桃产品品牌,把核桃品牌推向国内及国外市场。
朱三民代表建议,要投入资金和人才做大做强洛南豆腐产业,改变洛南豆腐由传统加工向工厂化数字化转型,创立洛南豆腐产品品牌,最大限度提高豆腐附加值,让洛南豆腐像“岐山擀面皮”“潼关肉夹馍”一样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雷倩代表建议,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制定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吸引商洛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在住房、教育、医保等方面给予保障,让农村人才回得来、稳得住,用他们在外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聪明才智助力乡村振兴。
闫平代表建议,要重视培养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让文化人才在农村文化传播和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乡村文化投入,建设一批农村图书馆、阅览室,扶持培训农村文艺骨干,让农村舞台活起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本报讯 (记者 张 矛)2月28日,参加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丹凤代表团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代表们踊跃发言,讲体会、提建议、谋发展,现场气氛热烈。
郭安贵代表说,人大常委会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讲政治、接地气、守民心、重实干,紧贴商洛实际、顺应民心期盼,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丹凤县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和两会的任务安排,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城乡统筹、民生保障、改革开放、安全稳定上力求新的提升,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以最大努力为全市“一都四区”建设贡献丹凤力量。
董立铭代表说,要围绕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三大核心职能,继续在厂房建设上扩规模,抓好工业用地的收储,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低空经济产业园一期项目的建设。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建立产业基金,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付学华、杨龙、刘小斌、刘晓碧代表建议,法院、基层法庭在处理涉行政单位、涉医患纠纷案件时,开启庭前绿色通道,做好庭前调解。加强基层法庭人员力量配备,提升案件办理的效率和质量。
周谦、姚佳、刘静、王晓勇代表建议,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坚持依法行政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本报讯 (记者 巩琳璐)2月28日,参加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商南代表团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法检两院工作报告。现场代表们发言积极踊跃,气氛热烈。
张宏德代表建议,应将一站式矛盾化解中心做实做深,推动基层矛盾调解中心与综治、信访、司法、公安等相关部门建立紧密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协同作战。同时,全面梳理和优化现有的调解流程,建立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解、反馈的闭环式管理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此外,要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进一步深化法院与学校、团委、教育局等部门之间的合作,结合各类特色活动,更形象化、更有针对性地将普法宣传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王小虎代表建议,建立人大代表提议案、建议的奖励机制,对所提意见建议社会反映效果好、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的代表给予奖励,以此激励代表履职和提高部门办理效率。加大对县区人大代表及干部的专题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基层代表的履职能力。
刘华代表建议,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将司法资源向县区倾斜,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营造遇事找法、干事依法的浓厚氛围。坚持依法依规履职,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司法参与审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持续强化诉源治理,做好行政诉讼预防、调处、化解等工作,提高法治化治理水平。
完善联动机制 合力助推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王天彤)2月28日,参加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山阳代表团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
井晓奇代表说,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为民情怀浓,工作落点实,体现了务实精神、为民情怀和法治意识。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市县区人大系统的工作联动,促进县区人大更好地发挥作用。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府院联动”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公益诉讼工作的联动机制,建立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行政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及时通报公益诉讼案件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
王向阳代表建议,要全面推进法治商洛建设,用法治手段,为发展提供保障,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要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为抓手,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实现社会效果和法治效果有机统一。
黄祥来代表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等新兴领域的立法前瞻性研究。要加大代表履职培训力度,提升基层代表参政议政能力。
徐鹏、徐光文代表建议,要认真调研工业园区企业运营情况,对运行良好的企业给予帮扶和支持,盘活半停产企业,清理僵尸企业,进一步优化园区资源配置,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要积极推进债务化解工作,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强化履职尽责 勇于担当作为
本报讯 (记者 王江波)2月28日,参加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镇安代表团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审议中,代表们踊跃发言,围绕各项报告,谈感受、说打算、提建议,现场气氛热烈。
方春娥代表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了市人大和法检两院勤奋务实、担当有为的形象。会后,将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同时,深入基层群众,做好普法宣传,充分反映群众诉求,为推动商洛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张亚莉代表建议,要加快返乡创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的出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建设家乡,回报家乡,造福家乡。要加强代表履职培训,进一步提升代表的业务素养和履职能力。要加大乡村振兴领域法治保障力度,充分发挥法院在法律援助和矛盾调解中的作用,助力乡村法治建设。
王菊代表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总结成绩准、谋划思路清。她建议,要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投资力度,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
强化普法宣传 守护公平正义
本报讯 (记者 党率航)2月28日,参加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柞水代表团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代表们积极讨论、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熊德海代表建议,加强对基层人大的指导,联动开展相关工作,对人大代表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完善司法体制改革配套措施,在法检两院队伍建设、案件执行、公益诉讼以及司法救助等方面加大力度。
谢建民代表建议,加快推进地方性法规贯彻执行力度,促进立法在基层治理中产生良法善治效果。市人民法院进一步提高民商事案件的审判效率,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
李晓晴、周月辉代表建议,创新法治宣传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群众,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真正做到全民知法、守法、用法。
姚贵兴代表建议,加大对立案审判执行的监督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打击虚假诉讼,破解立案难、执行难等问题。
王晓波、王勇代表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多组织基层代表开展交叉视察活动,为市人大代表提供更多培训调研机会,促进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黄国政、黄珊珊代表建议,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及打击力度,督促网络运营商扛牢责任,加快立案案件办理的速度,合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
宋奇志、李淼、兰娜代表建议,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普法宣传,强化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对其监护人的教育惩戒力度,配套制定地方性的家庭教育法规,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合力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本报讯 (记者 王孝竹)2月28日,参加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特邀界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及法检两院报告展开热烈讨论。
成文娟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档案,夯实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基础。各中小学校应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仔细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这一基础工作能精准掌握留守儿童信息,为后续管理与关爱提供有力支撑。要强化监管,转变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观念。属地相关部门要定期走进留守儿童家庭,向监护人强调教育子女是自身应尽之责,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责任观。要创新机制,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高雄霞委员建议,要加强法治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强化家庭教育监护。让更多家长增强法律意识,明白未成年人犯罪的严重后果,切实履行监护责任,重视孩子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与法治观,教导他们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学校应加强法治教育,通过以案释法、举办讲座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从小知法、尊法。同时,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及时干预、辅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困惑,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犯罪。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加大医疗卫生支持
本报讯 (记者 谢 非)2月28日,参加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的科技、医药卫生界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研读与深入思考,会上委员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王兴来委员说,当前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矛盾集中的问题还长期存在。为此,他建议基层治理应充分将村民自治、法治和德治有机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务决策、管理和监督,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此外,村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直接参与者,要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群众诉求,积极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公安和法律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和执法支持。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在医疗卫生议题讨论中,周宝玉委员提出,应持续增加医疗卫生领域的资金支持,特别要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他说,人才是推动医疗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吉锋英委员建议,政府应持续关注医疗机构的运营状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冯文萍委员认为,增加医疗投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疾病预防工作也极为关键,卫生健康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做好疾病预防,以此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感。
立足地方特色 大力发展经济
本报讯 (见习记者 孙远飞)2月28日,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经济界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
吴金红委员表示,特色主导产业是推动商洛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当前商洛特色产业虽有成绩,但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他建议在政策上,细化规划、落实税收优惠、加大财政支持;在土地资源配置上,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创新用地方式;在产业发展上,优化布局、加强智能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在人才方面,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加强人才培训。
叶春祥委员表示,近年来,政府发挥生态优势,开辟了新发展之路,这几年城建发展很好很美,赛事经济体制机制再进一步探索,储水蓄能建成集群,商洛正一步步走向外界。他建议要立足商洛地理优势,让西安的产业余能辐射到商洛,吸引大项目来支撑康养之都的发展,以优美环境吸引西安、武汉等地市民来商洛旅游观光。
朱江峰委员表示,商洛近年来变化显著,他建议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建立“政校企”协同的市级公共实训基地,为社会各界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开展短视频制作、数字化技术、3D打印等领域的培训。在文旅方面,打造集历史、文化、山水、人文元素于一体的剧院,参考《长恨歌》等成功案例,深挖仓颉造字等当地特色,创作特色节目,提升旅游吸引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同时,重视配套服务业的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在产业发展上,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加大产业投入,积极发展低空经济、机器人等产业,高度重视研发人员的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