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文章字数:1100
本报讯 (通讯员 王 卫)2月28日,笔者从丹凤县卫健局了解到,去年以来,丹凤县以推进健康丹凤、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为主线,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抢抓发展机遇,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跨越。县中医医院于2024年9月搬迁至新院区,目前运转正常;新建妇幼保健院及公共卫生中心已完成选址及专家布局规划;竹林关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已建成,即将搬迁;江南医院迁建项目已顺利开工。筹资300多万元对11个镇卫生院进行了维修改造,基层群众就医环境大幅改善。
持续深化医改,医疗服务能力取得新成果。丹凤积极发挥省人民医院“院府合作”、省级三甲医院对口帮扶等优势,扎实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县医院工作,指导新建临床科室10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攻关61项。扎实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县级3家公立医院共139项检验结果纳入互认范围。深入推进“五大中心”创建工作,胸痛中心通过国家验收等待命名,卒中中心、创伤中心通过省级验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市级验收。深化医共体建设成效,建成5个急救分站,“心电一张网”上线运行。县域内就诊率90%以上,基层首诊率68.6%,2024年基层医疗机构出院人次较同期上升33.4%。
夯实基层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新活力。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卫项目,2024年签约、续约12万多人,开展入户随访、健康指导20多万人次,健康体检8万多人。严格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儿童免疫规划8种疫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在全市2024年紧急医学救援应急拉练赛中荣获第三名。
增进民生福祉,重点人群关怀取得新突破。健全优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大托育机构监管与指导,县第四幼儿园等11家机构能够提供托育服务。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兑现计生优惠资金620多万元。组织实施“两癌”项目,筛查率85%以上。加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率95.52%。
顺应时代发展,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格局。加大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与南京对口支援医院、省级医院和11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数字化远程会诊平台。加大智慧医院建设力度,县医院建成智慧医院,实现了网上预约挂号、检查、报告查询等服务。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投用。积极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共开展上门服务28人次。
坚持服务大局,乡村振兴建设取得新发展。“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覆盖率均达100%。动态监测新增大病患者和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定期报送监测风险情况。累计排查37.32万人次,累计纳入监测224人。对1220户4144名重点监测对象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户和重点监测户签约率、管理率均达100%。
抢抓发展机遇,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跨越。县中医医院于2024年9月搬迁至新院区,目前运转正常;新建妇幼保健院及公共卫生中心已完成选址及专家布局规划;竹林关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已建成,即将搬迁;江南医院迁建项目已顺利开工。筹资300多万元对11个镇卫生院进行了维修改造,基层群众就医环境大幅改善。
持续深化医改,医疗服务能力取得新成果。丹凤积极发挥省人民医院“院府合作”、省级三甲医院对口帮扶等优势,扎实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县医院工作,指导新建临床科室10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攻关61项。扎实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县级3家公立医院共139项检验结果纳入互认范围。深入推进“五大中心”创建工作,胸痛中心通过国家验收等待命名,卒中中心、创伤中心通过省级验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市级验收。深化医共体建设成效,建成5个急救分站,“心电一张网”上线运行。县域内就诊率90%以上,基层首诊率68.6%,2024年基层医疗机构出院人次较同期上升33.4%。
夯实基层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新活力。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卫项目,2024年签约、续约12万多人,开展入户随访、健康指导20多万人次,健康体检8万多人。严格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儿童免疫规划8种疫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在全市2024年紧急医学救援应急拉练赛中荣获第三名。
增进民生福祉,重点人群关怀取得新突破。健全优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大托育机构监管与指导,县第四幼儿园等11家机构能够提供托育服务。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兑现计生优惠资金620多万元。组织实施“两癌”项目,筛查率85%以上。加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率95.52%。
顺应时代发展,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格局。加大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与南京对口支援医院、省级医院和11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数字化远程会诊平台。加大智慧医院建设力度,县医院建成智慧医院,实现了网上预约挂号、检查、报告查询等服务。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投用。积极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共开展上门服务28人次。
坚持服务大局,乡村振兴建设取得新发展。“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覆盖率均达100%。动态监测新增大病患者和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定期报送监测风险情况。累计排查37.32万人次,累计纳入监测224人。对1220户4144名重点监测对象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户和重点监测户签约率、管理率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