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天
文章字数:1486
人到中年,总会不自觉捡拾逝去的时光。当前,春已至,却寒意料峭。这段时间我常常想起三年前那个春天,想起通往医院那条小路边上繁茂盛开的樱花,想起父亲微微佝偻着脊梁从樱花树下穿过的背影,想起我双眸潮湿站在十字路口目送父亲时内心的痛楚与祈盼……画面一帧帧泛起,如春水涟漪浅漾。
四年前的盛夏,我在下乡工作的途中,突然接到父亲电话,说他身体不适,恐怕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声音里夹杂着些许愧疚和小心翼翼。在老家独居的父亲,凡事习惯对女儿报喜不报忧,怕花钱,也怕给女儿添麻烦。我随即接父亲去医院检查,也许是检查方式选择不恰当,父亲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他一直身体硬朗,我也就未太在意,以为是平常的小毛病,吃些药就会好起来。父亲也再未提起,平常的日子在忙碌琐碎中悄然流过。
直到春节,父亲日渐消瘦,我再次带父亲去医院检查,就在那次,父亲入院做了手术,病检结果提示非良性。得知结果的那一刻,我心疼、无助,数次独自坐在医院的大厅里偷偷流泪,然后又擦干眼泪在医院穿梭。我记得我和爱人在手术室外漫长煎熬的等待,记得父亲从手术室推出来时苍白的脸和鼻孔的血迹,记得父亲穿着条纹病号服背着手在病房内走动的身影,还记得父亲喃喃地说:“手术做了,我很快就可以回家收拾那片菜地了。”我说:“对呀,好了就回去种菜,我还要从家里拿菜呢!”因为手术后我一直瞒着父亲真实的病情,那段时间他的笑容很灿烂,我强颜欢笑应对,经常转身抬头仰望,不让泪水从眼眶滑落。
手术后父亲的身体好转了一些,但因疾病性质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接受治疗。我不记得我是以怎样巧妙的方式说服父亲再去医院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天天陪着父亲从小区河边那条步道走过。已是初春,天气渐暖,父亲已褪去冬衣棉帽,蓝色的毛绒夹衣裹着清瘦的身躯,我搀扶圈绕着父亲的臂膀,却分明能感受到父亲瘦削的胳膊硌人的骨感。我们边走边说话,我小心地说:“人吃五谷得百病,只要心态好,就可以战胜一切疾病,爸,你一定会好起来的……”父亲说:“嗯嗯,我娃说得对。”我说:“小时候,我常常骑在您脖子上,您到哪儿都驮着我,您后脑勺上长了一个瘊子,我常常用手抠,您记得吧?”父亲说:“嘿嘿,那我不记得了。”我说:“我跟着您去街道赶集,哭闹着要一个彩色文具盒……”父亲说:“记得,那时你还没上学,文具盒用不上,你小时候就爱哭鼻子,要啥一定要啥……”
医院根据父亲的情况,建议他一个人在医院治疗。我便每天陪父亲到医院门前的十字路口,等他治疗完,再陪着一起回家。后来的某一天,通往医院那条步道上的樱花开了,花朵硕大,香气扑鼻。我常常双眸潮湿,望着父亲的身影从那一片浓郁的粉色下穿过,心里一遍遍祈祷:樱花如此美好,春色越发宜人了,父亲一定会好起来,一定会多看几年这美丽的春色的……
成年后,我离家在小城定居,忙工作,忙着管孩子。因为父亲的坚强,我常常忽略了他日渐的苍老,也缺少了应有的陪伴。现在回想起来,陪父亲住院的那段时光,其实是我近年来离父亲最近的一段日子,我们说了很多一直未说过的话。那时,疾病虽让彼此身体有疲惫,心里有纠结与焦虑,但父女亲情却更进了一步,那段经历也成为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这个初春周末的清晨,我坐在书房翻阅一本杂志,举目远眺,窗外有零星的春雨飘落,小区的垂柳已经染上薄薄一层绿色。再过一段时间,春天的颜色会越来越醇厚丰盈,老家院子里那片菜地也将在父亲的侍弄下逐渐蓬勃葱郁起来,我思绪纷飞。突然,不知谁的手机音乐在门外楼梯间响了起来,“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声音空灵通透,扣人心弦。我蓦地觉得,无论是那年春天还是此时的春天,其实都是刚刚好的春天呀!
四年前的盛夏,我在下乡工作的途中,突然接到父亲电话,说他身体不适,恐怕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声音里夹杂着些许愧疚和小心翼翼。在老家独居的父亲,凡事习惯对女儿报喜不报忧,怕花钱,也怕给女儿添麻烦。我随即接父亲去医院检查,也许是检查方式选择不恰当,父亲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他一直身体硬朗,我也就未太在意,以为是平常的小毛病,吃些药就会好起来。父亲也再未提起,平常的日子在忙碌琐碎中悄然流过。
直到春节,父亲日渐消瘦,我再次带父亲去医院检查,就在那次,父亲入院做了手术,病检结果提示非良性。得知结果的那一刻,我心疼、无助,数次独自坐在医院的大厅里偷偷流泪,然后又擦干眼泪在医院穿梭。我记得我和爱人在手术室外漫长煎熬的等待,记得父亲从手术室推出来时苍白的脸和鼻孔的血迹,记得父亲穿着条纹病号服背着手在病房内走动的身影,还记得父亲喃喃地说:“手术做了,我很快就可以回家收拾那片菜地了。”我说:“对呀,好了就回去种菜,我还要从家里拿菜呢!”因为手术后我一直瞒着父亲真实的病情,那段时间他的笑容很灿烂,我强颜欢笑应对,经常转身抬头仰望,不让泪水从眼眶滑落。
手术后父亲的身体好转了一些,但因疾病性质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接受治疗。我不记得我是以怎样巧妙的方式说服父亲再去医院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天天陪着父亲从小区河边那条步道走过。已是初春,天气渐暖,父亲已褪去冬衣棉帽,蓝色的毛绒夹衣裹着清瘦的身躯,我搀扶圈绕着父亲的臂膀,却分明能感受到父亲瘦削的胳膊硌人的骨感。我们边走边说话,我小心地说:“人吃五谷得百病,只要心态好,就可以战胜一切疾病,爸,你一定会好起来的……”父亲说:“嗯嗯,我娃说得对。”我说:“小时候,我常常骑在您脖子上,您到哪儿都驮着我,您后脑勺上长了一个瘊子,我常常用手抠,您记得吧?”父亲说:“嘿嘿,那我不记得了。”我说:“我跟着您去街道赶集,哭闹着要一个彩色文具盒……”父亲说:“记得,那时你还没上学,文具盒用不上,你小时候就爱哭鼻子,要啥一定要啥……”
医院根据父亲的情况,建议他一个人在医院治疗。我便每天陪父亲到医院门前的十字路口,等他治疗完,再陪着一起回家。后来的某一天,通往医院那条步道上的樱花开了,花朵硕大,香气扑鼻。我常常双眸潮湿,望着父亲的身影从那一片浓郁的粉色下穿过,心里一遍遍祈祷:樱花如此美好,春色越发宜人了,父亲一定会好起来,一定会多看几年这美丽的春色的……
成年后,我离家在小城定居,忙工作,忙着管孩子。因为父亲的坚强,我常常忽略了他日渐的苍老,也缺少了应有的陪伴。现在回想起来,陪父亲住院的那段时光,其实是我近年来离父亲最近的一段日子,我们说了很多一直未说过的话。那时,疾病虽让彼此身体有疲惫,心里有纠结与焦虑,但父女亲情却更进了一步,那段经历也成为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这个初春周末的清晨,我坐在书房翻阅一本杂志,举目远眺,窗外有零星的春雨飘落,小区的垂柳已经染上薄薄一层绿色。再过一段时间,春天的颜色会越来越醇厚丰盈,老家院子里那片菜地也将在父亲的侍弄下逐渐蓬勃葱郁起来,我思绪纷飞。突然,不知谁的手机音乐在门外楼梯间响了起来,“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声音空灵通透,扣人心弦。我蓦地觉得,无论是那年春天还是此时的春天,其实都是刚刚好的春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