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城市提质焕新 民生幸福加码
商洛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文章字数:1470
  本报讯 (记者 李 亮)3月8日下午,恰逢周末,中心城区黄沙桥东南角的公园里,市民或散步或锻炼或带着孩子游玩,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在通江花园居住的王先生说:“以前,这里是旧房,经过升级改造后,地下建成了停车场,地上成为一个美丽的城市公园,还有健身器材,也有公共场所,成了老年人、孩子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公园绿地扮靓生活,老旧小区蝶变新生,便民设施完善升级……商洛城市更新的步伐正以坚定的姿态,绘制出一幅幅宜居宜业的美丽画卷,让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点滴变化中不断攀升。
  2024年以来,商洛坚持以“四个四”理念引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增强城镇承载能力,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我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试点城市,市住建局入选“全国文明单位”推荐认定命名对象名单。
  房地产市场保持总体平稳。全年完成房地产销售面积84万平方米,建筑业产值165.9亿元,新增有资质建筑企业2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15家,新增物业服务企业10家;商州区公园天下、商洛高新区上上洛、洛南县春玺铂樾湾3个国家保交楼项目691套房屋实现全部交付,交付率100%,住建部认定的1383套保交房交付任务全面完成。完成丹凤县江南新城、山阳县福临佳苑、镇安县月西苑和市明珠花园保障性住房小区共同缔造4个省级“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工作,完成投资720余万元。
  城乡建设统筹发展互融互促。全市城镇建设完成投资35.48亿元,其中中心城市建设完成8.05亿元,6县县城建设完成14.36亿元,9个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完成13.13亿元。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120个项目开工率100%,已竣工项目54个。全市95.43%的自然村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常住人口万人以上的建制镇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实施危改竣工1017户、农房抗震改造768户、现代宜居示范农房2179户、土坯房(石板房)提升改造8671户。中心城区和6个县县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形成问题清单、整治建议和体检报告。累计争取老旧小区改造资金1.16亿元,实施改造老旧小区项目220个,开工率100%,惠及群众9108户,老旧小区焕发新面貌。市县同步强力开展居民小区环境整治,拆除废弃柴棚、门房等834间8.66万平方米,增设车位7783个、充电桩8400个,拓宽内部道路2.62万平方米,打通消防通道216处,规整线缆16万米,创新“4+5”物业服务管理模式,中心城区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由16.4%提升至85%。建成高品质气排球场地16处30块,新建改建120个城市公园和“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中心城市商州群众运动公园、体育中心丹江人行桥、仙娥路休闲步道等一批项目已投入使用。
  民生保障能力水平得到增强。争取到位中央和省租赁补贴专项资金1153万元,发放租赁补贴5706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清退违规享受租赁补贴家庭81户,收回违规享受公租房、转租转借房屋等145套,整治拖欠租金问题5起,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线索36件,办结33件。全面摸排主汛期农村住房安全情况,鉴定A、B级安全住房2596栋,C级危房1089栋,D级危房827栋,迅速分类落实受灾农户过渡性住房安全保障措施,年内存量房安置受灾群众377户,修缮加固房屋1030户。
  建筑产业提质升级加速推进。全市建筑业累计实现产值165.9亿元,同比增长6.33%,全市新增建筑业企业33家,新增本地造价咨询企业30家。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比例100%,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99%以上,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项目占比率提前达标。
  城市品质不断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治理水平持续提升。2025年,商洛将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奋力谱写商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