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掌上通”赋能,数字治理有温度
文章字数:1449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在秦岭腹地的镇安县,一场“指尖治理革命”正在悄然改变山区群众的矛盾调解模式。
借助创新开发的五级“掌上通”手机APP,镇安县成功构建起县、镇、村、组、片五级联动的智能解纷体系,实现矛盾纠纷“指尖办理、迅速响应、协同处理”,开辟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数字化新路径。
掌上平台跑出解纷加速度
片长王爱军高兴地分享了一段工作经历:他住在永乐街道新城社区六组化工厂搬迁点。2024年4月11日,一根电缆线横跨居民阳台,影响日常生活,他立即在片长“掌上通”手机APP上向镇安县综治中心反映了这一情况。镇安县综治中心主任朱杰接报后,迅速派员现场核实情况并及时召开研判会议落实化解工作任务。当天下午,县电信公司技术人员便清理了电线杆和电缆线。
王爱军满意地笑着说:“现在通过APP上报问题,解决问题速度快,使用起来非常便捷。”
五级“掌上通”手机APP是镇安县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开发的集信息采集等功能于一身、推进五级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新体系,实现了精准分析、精准研判、精准化解,旨在“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朱杰介绍,镇安县综治中心还优化了APP的服务功能,设置了8个功能模块。相关数据由后台统一归集,科学设置了交办提醒等模块,规范业务办理,动态跟踪工作进度,确保矛盾纠纷责任落实全流程、跟踪服务全流程。截至目前,全县34名县级领导、71名部门领导、261名镇(街道)领导、1025名村(社区)干部、1125名村(居)民组长、2978名片长等人员同步安装使用。
五级联动打好智慧治理组合拳
“我们片区始终严格执行每日走访排查机制,今年以来,通过‘掌上通’手机APP上报化解了12起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于简单的矛盾纠纷,我现场调解;遇到无法处理的,就通过APP上报协助调解,系统会逐级推送至组长、村委会、镇综治中心直至县综治中心。”高峰镇渔坪村徐家坡片区片长刘家学说。
五级“掌上”智能运行体系确保了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快处理、无盲区。这种“五级吹哨、分级响应”机制,形成了解决矛盾纠纷片区及时办理、小组协助办理、村(社区)具体办理、镇(街道)重点办理、县级联动办理的完整闭环。通过智能系统自动分流、多部门线上会商,重大纠纷可实现“云端会诊”,化解处理效率大幅提升。
2024年,通过掌上联动,全县线上受理矛盾纠纷1021件,调解1016件,调解成功率为99.51%,全年兑现“以奖代补”资金20.74万元,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长效机制激发创新治理新动能
为保障体系长效运行,镇安县建立配套激励机制。县委、县政府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对责任单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结果定期评比,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倒逼责任落实。实行一月一督查,督查考核结果与评优树模等挂钩。每半年兑现片长工资,每年开展评选活动,同时落实通信费用补贴和调解“以奖代补”机制。
镇(街道)参照县级考核奖惩办法,细化任务落实,建立先进个人优先推荐提拔机制;在村(社区),建立片长“红、黄、蓝”三色管理机制,对优秀者优先推荐;在小组,实行片长平常工作晾晒机制,对表现优秀者优先推荐;在片区,赋予片长“微权利”,采纳意见建议获得积分奖励。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表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优秀片长300名、先进个人50名、先进集体30个、优秀片区60个、优秀村(社区)综治中心30个。
从深山沟壑到城镇社区,五级“掌上”解纷体系正在重塑镇安基层治理生态。当科技赋能遇到机制创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愿景,正在镇安焕发出勃勃生机。
朱杰感慨道:“我们不仅要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更要让治理和服务更加有温度,让群众在每件矛盾纠纷化解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借助创新开发的五级“掌上通”手机APP,镇安县成功构建起县、镇、村、组、片五级联动的智能解纷体系,实现矛盾纠纷“指尖办理、迅速响应、协同处理”,开辟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数字化新路径。
掌上平台跑出解纷加速度
片长王爱军高兴地分享了一段工作经历:他住在永乐街道新城社区六组化工厂搬迁点。2024年4月11日,一根电缆线横跨居民阳台,影响日常生活,他立即在片长“掌上通”手机APP上向镇安县综治中心反映了这一情况。镇安县综治中心主任朱杰接报后,迅速派员现场核实情况并及时召开研判会议落实化解工作任务。当天下午,县电信公司技术人员便清理了电线杆和电缆线。
王爱军满意地笑着说:“现在通过APP上报问题,解决问题速度快,使用起来非常便捷。”
五级“掌上通”手机APP是镇安县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开发的集信息采集等功能于一身、推进五级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新体系,实现了精准分析、精准研判、精准化解,旨在“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朱杰介绍,镇安县综治中心还优化了APP的服务功能,设置了8个功能模块。相关数据由后台统一归集,科学设置了交办提醒等模块,规范业务办理,动态跟踪工作进度,确保矛盾纠纷责任落实全流程、跟踪服务全流程。截至目前,全县34名县级领导、71名部门领导、261名镇(街道)领导、1025名村(社区)干部、1125名村(居)民组长、2978名片长等人员同步安装使用。
五级联动打好智慧治理组合拳
“我们片区始终严格执行每日走访排查机制,今年以来,通过‘掌上通’手机APP上报化解了12起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于简单的矛盾纠纷,我现场调解;遇到无法处理的,就通过APP上报协助调解,系统会逐级推送至组长、村委会、镇综治中心直至县综治中心。”高峰镇渔坪村徐家坡片区片长刘家学说。
五级“掌上”智能运行体系确保了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快处理、无盲区。这种“五级吹哨、分级响应”机制,形成了解决矛盾纠纷片区及时办理、小组协助办理、村(社区)具体办理、镇(街道)重点办理、县级联动办理的完整闭环。通过智能系统自动分流、多部门线上会商,重大纠纷可实现“云端会诊”,化解处理效率大幅提升。
2024年,通过掌上联动,全县线上受理矛盾纠纷1021件,调解1016件,调解成功率为99.51%,全年兑现“以奖代补”资金20.74万元,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长效机制激发创新治理新动能
为保障体系长效运行,镇安县建立配套激励机制。县委、县政府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对责任单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结果定期评比,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倒逼责任落实。实行一月一督查,督查考核结果与评优树模等挂钩。每半年兑现片长工资,每年开展评选活动,同时落实通信费用补贴和调解“以奖代补”机制。
镇(街道)参照县级考核奖惩办法,细化任务落实,建立先进个人优先推荐提拔机制;在村(社区),建立片长“红、黄、蓝”三色管理机制,对优秀者优先推荐;在小组,实行片长平常工作晾晒机制,对表现优秀者优先推荐;在片区,赋予片长“微权利”,采纳意见建议获得积分奖励。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表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优秀片长300名、先进个人50名、先进集体30个、优秀片区60个、优秀村(社区)综治中心30个。
从深山沟壑到城镇社区,五级“掌上”解纷体系正在重塑镇安基层治理生态。当科技赋能遇到机制创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愿景,正在镇安焕发出勃勃生机。
朱杰感慨道:“我们不仅要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更要让治理和服务更加有温度,让群众在每件矛盾纠纷化解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