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洛南县全力提升服务温度和质感——
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文章字数:1322
  本报记者 肖云
  前不久,洛南县永丰镇永丰社区的残疾青年焦皓,在该镇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帮助下,通过手机APP——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平台申请了一台洗浴椅,经过市辅具评估机构评估等流程,很快,为焦皓量身定制的洗浴椅就送到了家门口。
  焦皓高兴地说:“政府补贴力度很大,这台洗浴椅原价232元,我只花了11元,有了它,我再也不担心洗澡时滑倒了。在此,我要向县残联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为残疾人所做的一切。”
  洛南县残联以强化残疾人民生保障为重点,以提升服务残疾人温度质感为牵引,推动残疾人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进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洛南县残联副理事长赵崇启介绍,他们把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质扩面、精准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深入开展康复托养服务。联合市康复中心等7家机构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服务残疾人7000多人,康复服务率95%;联合县特教学校,不断加强康复服务与特殊教育的融合,探索开展“康教融合”服务,目前,已有14名学生在校接受全方位的康复训练;为15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和转介服务,为56名残疾儿童开展上门康复服务;宣传引导重度肢体残疾人在辅具补贴平台申购辅具816件,在85个村(社区)投放共享辅具510件。同时,联合县教体局开展“辅具进校园”活动,为全县16所中小学校配发辅具343件;为144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建成20个村级残疾人服务站和5个助残服务驿站,服务残疾人水平不断提升。
  “县托养中心还创新推行集托养、康复、运动、工娱和农疗为一体的‘家园式’康养服务模式,集中托养237人,有效提升了残疾人的幸福感。”赵崇启说。
  为了让残疾人能有一技之长,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率,洛南县残联依托县巧手职校、党兴职校等5家培训就业机构,促使406人参加食用菌种植、土蜂养殖、中药材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75人参加残疾人电商直播、手工花制作、草编制作等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实施残疾人家庭经营扶持暨阳光增收项目100户,培育扶持残疾人就业增收基地2个、助残机构5个,实施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项目共40户,发放补贴资金135万元。
  赵崇启表示,为满足残疾人多元化的就业需求,他们深入各用工企业,积极宣传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着力挖掘培育带动就业能力强的社区工厂及经济实体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使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去年以来,洛南县残联筛选确定“百厂百人”带动就业能力强的经济实体24个,安置残疾人及重度残疾人家庭成员200多人;围绕全县特色产业延链强链,以促进残疾人家庭创业增收,扶持“百村百户”产业增收示范户100户,为残疾人投身“千万工程”提供了示范;选聘200名残疾人保洁员、护林员,为残疾人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
  “我们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不断拓展‘陕亮家园’服务功能,在县巧手工艺品公司建成电商直播平台并投入运营,安置5名残疾人从事电商直播带货,这也是全面实施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的一个典型。”赵崇启说。
  此外,洛南县残联落实残疾人临时救助63户11.97万元,救助残疾大学生3人、困难残疾家庭大学生55人,发放资金15.55万元;为524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13.624万元;联合县医院、中医医院、残疾人托养机构为345名重度肢体和严重精神患者提供上门办证服务,以点滴关爱托起残障群体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