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 15分钟健身圈 “圈”出生活幸福感
文章字数:1158

3月16日清晨,仙娥湖的薄雾还未散尽,生态步道上已响起轻快的脚步声。商州运动跑步协会会长刘忠良带着商洛爱跑团成员沿湖滨缓坡向上冲刺,他们身着统一的运动装,每一步都洋溢着活力。
“我们每周都会自发组织环湖挑战赛或环山跑,跑完20公里正好看日出。”刘忠良说,他们的队伍中,既有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也有步入晚年的长者,他们不仅在跑步中找到健康,更在跑步中找到了友谊和生活的热情。
68岁的李祥云调整呼吸节奏,运动手表的电子播报声响起:“滴!当前配速6分半。”他笑着抹了把汗:“这要搁几年前,河边全是坑洼土路,人车混行,哪敢想能跑得这么畅快?”他感叹道,如今,不仅有了专为跑步爱好者设计的生态步道,还配套了多个休息点。
前方观景台上,江山臻境小区的居民刘秋娥正对着沁水廊道录制短视频。镜头掠过生态步道、观景平台以及远处的博物馆、院内的樱花,她在朋友圈附上文字:“曾经的‘堵心路’,现在成了‘网红道’。”这条2公里长的滨水走廊,过去道路坎坷不平,人车混杂,现在却变成了周边居民健身的热门打卡地。
仙娥湖生态修复并非个例,近年来,我市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厚植优质山水环境,将河道功能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在河道原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实施了黄沙河、马莲峪河、南秦河、丹江干流等多个生态修复项目,不断延伸拓展城市休闲空间,刷新城市颜值,让居民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随着户外运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市也在积极推动体育设施建设和运动项目的普及。据悉,目前,我市共建成全民健身设施场地2318个,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率达10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基本实现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这样的便利条件,让市民的运动方式更加多元化。
刘忠良的手机里存着8年来的运动路图,这些轨迹印证着城市的变迁:从绕行建筑工地的锯齿状折线,到贯穿丹江两岸的流畅弧线。“现在跨河跑个半马,能经过3个湿地公园、5座景观桥。”这位马拉松达人的私人记忆,与城市更新蓝图重叠,曾经的边角地、废弃地、臭水沟,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健身公园、生态步道。
当生态步道织就全民健身网络,商州更以赛为媒激活山水潜能。2024年,我市相继举办多项精品赛事,让我市的知名度不断攀升。
眼下,十五运会女排资格赛商洛赛区比赛筹备正酣,商洛“旅游+”与“赛事+”双向奔赴,“到商洛旅游”与“到商洛比赛”有了新的交会与融合,商洛也迎来新的“高光时刻”,由“旅游胜地”迈向“赛事名城”,也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感受到康养商洛的魅力。
如今,从商州的各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绿色健康的脉动。孩子们在公园的游乐场欢笑,中年人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老人们则在广场上跳起欢快的舞蹈。商州,正逐渐成为全民健身的美丽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