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本报通讯员 宋选源 徐 彬
文章字数:1554
  “程支书,我家里水龙头坏了,请您帮忙换一下。”“程支书,沿线公路粉尘比较大,您能不能对接企业让他们定时定点安排洒水车和工人清理?”……每天早上,柞水县下梁镇胜利村党支部书记程永鹏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村里走一走、看一看,和群众拉拉家常、听听诉求。“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程支书的身影。”这是群众对他工作最朴实的评价。
  “生在村里,长在村里,是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自己。有幸成为一名村干部,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尽心尽力做好,容不得玩虚的,否则乡亲们不答应,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这是程永鹏朴素的信仰。
  为民排忧解困 担当群众贴心人
  “基层干部就生活在群众当中,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要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群众自然信任你!”程永鹏经常这样告诫班子成员。
  “过去的胜利村,干群矛盾多,关系紧张。而现在,村里干啥工作,搞啥活动,都一呼百应。”这是胜利村群众普遍的认知。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日常工作中,程永鹏坚持做到“五常”“五必到”,即:常串困难群众门,常扣重点人群门,常进空巢老人门,常巡百姓院落门,常开休闲文明门;群众的红白喜事必到、家庭困难必到、矛盾纠纷必到、合理诉求必到、突发事件必到。
  67岁的祝能友是一位孤寡老人,前些年,生活的压力让他逐渐没了积极生活的劲头,整天在外游荡混日子,房子年久失修也懒得管。程永鹏经常去他家,和他交谈,激励他鼓起生活的勇气,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申请五保户待遇、进行危房改造……在程永鹏的感召下,祝能友面对生活逐渐积极起来,还成了村里最热心的义务宣传员。
  在程永鹏的带领下,胜利村由过去的“上访村”“难缠村”变成了平安建设示范村。许多群众说:“有矛盾就在村里解决,程支书这样的干部,我们信得过!”
  用心服务群众 当好群众“大管家”
  面对村容村貌杂乱无章、公共区域“脏乱差”的状况,程永鹏没有丝毫退缩,毅然带领村干部持续推进环境治理。他深知,良好的环境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关键。
  为了彻底改变胜利村的面貌,程永鹏深入每一个角落,详细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根源,认真倾听居民的意见和诉求。在此基础上,他及时召开村干部、群众代表大会,进行号召动员,让环境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带领村干部精心制定了全面的环境治理方案,从垃圾清理、污水治理到绿化美化,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细致入微。
  在垃圾清理工作中,程永鹏带领“四支队伍”成员和公益性岗位人员手持扫帚、铁锹,逐街逐巷地清理垃圾杂物。面对堆积多年的垃圾,他一锹一锹地铲、一袋一袋地装,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双手磨出了血泡,但他从未喊过一声累。在他的带动下,群众也纷纷加入清理队伍中来,经过连续奋战,胜利村的垃圾终于得到了彻底清理,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守牢安全底线 做好群众“安全员”
  “你好,家中的煤气罐要定期检验哦,看看气压够不够,线管的密封性好不好,安全阀是否灵活、畅通,缸体有没有破损,喷嘴如果生锈要及时去换,这个很关键……”在程富学家中,程永鹏普及着安全知识。
  党支部书记不仅要做好服务工作,更要将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工作7年多来,为了维护村里安全稳定,程永鹏组织镇、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开展拉网式的安全隐患排查,每周三开展“平安夜访”活动。为了建强基层党组织,他经常加班加点思考谋划党建品牌、找准特色亮点。“1+3+X”远程教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党建引领作风整顿促基层治理、“党员+组长+网格员”工作模式等党建活动亮点频现。
  多年来,程永鹏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对群众的关怀,他是最美的坚守者与奉献者,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着不平凡的光芒,成为群众心中的“依靠”。在程永鹏的带领和村“两委”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胜利村党支部获得县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三学三比三争当”学习型党组织荣誉称号,程永鹏先后获得省、市、县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