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浪 趣联 妙 对
文章字数:1678
在豫、鄂、陕三省交界之处,隐匿着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小镇——白浪街。街心矗立着一块独特的三棱石,其西侧归属陕西商南白浪社区,东南方向划归湖北,东北方向则纳入河南版图,这块石头便是赫赫有名的“三省石”。这里“鸡鸣三省闻,犬吠三界应”,百余户人家虽分属三省,却亲如一家,世代通婚,方言相互交融,就连屋檐下的燕子,仿佛也通晓“三省语言”,增添了几分奇妙的韵味。
街上有位老汉,膝下育有三个女儿,分别嫁入鄂、豫、陕三省,他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三省老丈人”。每逢寿宴,南腔北调齐聚一堂,三个女婿划拳行令,从这省“战”到那省,被大家笑称为别具一格的“省际比赛”。白浪街宛如一座民俗活化石,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记忆。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夏日,陕西日报社副刊《星期天》主编、高级记者、作家白浪先生听闻白浪街的奇闻轶事,便提出前往商南县采访,笔者有幸陪同。彼时,借来一辆帆布篷吉普车,向着白浪街进发。白浪先生年届花甲,浓眉阔耳,鬓间银发闪烁,举手投足间气质不凡。一路上,商郧公路蜿蜒,丹江如一条碧绿的丝带在山间缠绕,青山叠翠,景色如画。
抵达白浪街后,白浪先生立于三省亭前,一脚踏上“三省石”,不禁感慨:“此地风俗交融,实乃中华大地的精彩缩影!”
随后,作者一同走访荆紫关古街,青石板路历经岁月打磨,两旁商铺林立,雕梁画栋间,依稀能窥见明清商帮昔日的辉煌;又前往湖北白浪开发区,目睹了湖北蓬勃发展的崭新气象。
夜幕降临,客人落脚在陕西白浪村的一家个体旅社。与其说是旅社,倒不如说是普通农舍,房间里仅有合住的大通铺,屋梁之上,燕子衔泥筑巢,叽叽喳喳,热闹非凡。夜半时分,哺乳期幼燕的粪便突然“飞流直下”,不偏不倚落在客人的被子上。年轻的店主见状,急忙抱来干麦草盖在落有燕子粪便的被子上,笑着解释道:“三省的燕子不认生,贵人见燕粪可是大吉大利,就当给您添个好彩头!”白浪先生等人哭笑不得,这一夜辗转难眠,却也体验到了“三省共居”的别样趣味。
在返回途中,同行者询问白浪先生此次采访的收获。白浪先生风趣地说:“一无所获,白浪一回。”说罢,随口吟出上联:“白浪浪白浪白浪”。这个七字联巧妙地运用“白浪”二字组合而成,其中“浪”字读音与字义各不相同,第三个“浪”和最后的“浪”,作动词,取游玩之意,颇有俗语中“浪骚”的韵味。同行者绞尽脑汁,却一路也未能想出合适的下联。
时光悠悠流转,30年后,我们到丹江岸边湘河镇的红渔村下乡。在那里,遇见一位老翁于丹江之上驾舟撒网,虽年事已高,动作却矫健如少年。村民们笑着介绍:“这‘红渔’老汉靠着捕捞丹江红鱼发家致富,不仅盖起了小楼,他烹制的鱼宴更是香飘三省!”
在与村民共餐时,一盘“茶香红鱼”端上桌来,丹江红鲤搭配商南绿茶烹制,鲜香四溢,沁人心脾。刹那间,笔者灵感如泉涌,兴奋地拍案而起:“下联有了!红渔渔红渔红渔!”“红渔渔红渔红渔”,第一个“红渔”是捕鱼老人的名字;第二个“红渔”指的是地名红渔村;最后的“红渔”寓意捕鱼带来红利,取年年有“鱼(余)”之意;而第三个“渔”则是动词,体现捕鱼的行为。至此,这副妙联终于圆满:
白浪浪白浪白浪
红渔渔红渔红渔
横批:白浪红渔
今日的商南,早已焕然一新。文碧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金丝峡飞瀑流泉,气势磅礴。冷泉鱼宴、金丝茶膳的香气飘散在三省之间,药膳文化更是成为“康养鹿城”的崭新名片。若您来到这里,不妨踏上三省石,感悟天地造化之神奇。登上文昌阁,俯瞰秦岭壮美画卷。夜晚留宿茶乡驿站,聆听秦腔、豫剧、汉调同台竞韵,再细细品味一盏“秦岭泉茗”,方能领略“灵秀商南”的独特魅力。
白浪街的石,镌刻着岁月的痕迹;红渔村的鱼,承载着生活的富足;三省老丈人的笑,传递着浓浓的温情。它们交织在一起,编织成商南的烟火传奇。这片神奇的土地,一脚踏三省,一眼阅千年,一副对联中更藏着人生百态。何不携亲朋好友,一同踏上这片土地,让丹江的浪、文碧的云、药膳的香,茶旅融合的时尚,为您书写属于自己的“三省故事”?这真是:一界三棱鄂豫秦,鸡鸣犬吠越关门。檐前燕子通三省,席上姑爷醉九巡。寻妙对,历秋春,红鱼宴里韵方臻。丹江浪涌今非昨,康养新篇待客温。
街上有位老汉,膝下育有三个女儿,分别嫁入鄂、豫、陕三省,他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三省老丈人”。每逢寿宴,南腔北调齐聚一堂,三个女婿划拳行令,从这省“战”到那省,被大家笑称为别具一格的“省际比赛”。白浪街宛如一座民俗活化石,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记忆。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夏日,陕西日报社副刊《星期天》主编、高级记者、作家白浪先生听闻白浪街的奇闻轶事,便提出前往商南县采访,笔者有幸陪同。彼时,借来一辆帆布篷吉普车,向着白浪街进发。白浪先生年届花甲,浓眉阔耳,鬓间银发闪烁,举手投足间气质不凡。一路上,商郧公路蜿蜒,丹江如一条碧绿的丝带在山间缠绕,青山叠翠,景色如画。
抵达白浪街后,白浪先生立于三省亭前,一脚踏上“三省石”,不禁感慨:“此地风俗交融,实乃中华大地的精彩缩影!”
随后,作者一同走访荆紫关古街,青石板路历经岁月打磨,两旁商铺林立,雕梁画栋间,依稀能窥见明清商帮昔日的辉煌;又前往湖北白浪开发区,目睹了湖北蓬勃发展的崭新气象。
夜幕降临,客人落脚在陕西白浪村的一家个体旅社。与其说是旅社,倒不如说是普通农舍,房间里仅有合住的大通铺,屋梁之上,燕子衔泥筑巢,叽叽喳喳,热闹非凡。夜半时分,哺乳期幼燕的粪便突然“飞流直下”,不偏不倚落在客人的被子上。年轻的店主见状,急忙抱来干麦草盖在落有燕子粪便的被子上,笑着解释道:“三省的燕子不认生,贵人见燕粪可是大吉大利,就当给您添个好彩头!”白浪先生等人哭笑不得,这一夜辗转难眠,却也体验到了“三省共居”的别样趣味。
在返回途中,同行者询问白浪先生此次采访的收获。白浪先生风趣地说:“一无所获,白浪一回。”说罢,随口吟出上联:“白浪浪白浪白浪”。这个七字联巧妙地运用“白浪”二字组合而成,其中“浪”字读音与字义各不相同,第三个“浪”和最后的“浪”,作动词,取游玩之意,颇有俗语中“浪骚”的韵味。同行者绞尽脑汁,却一路也未能想出合适的下联。
时光悠悠流转,30年后,我们到丹江岸边湘河镇的红渔村下乡。在那里,遇见一位老翁于丹江之上驾舟撒网,虽年事已高,动作却矫健如少年。村民们笑着介绍:“这‘红渔’老汉靠着捕捞丹江红鱼发家致富,不仅盖起了小楼,他烹制的鱼宴更是香飘三省!”
在与村民共餐时,一盘“茶香红鱼”端上桌来,丹江红鲤搭配商南绿茶烹制,鲜香四溢,沁人心脾。刹那间,笔者灵感如泉涌,兴奋地拍案而起:“下联有了!红渔渔红渔红渔!”“红渔渔红渔红渔”,第一个“红渔”是捕鱼老人的名字;第二个“红渔”指的是地名红渔村;最后的“红渔”寓意捕鱼带来红利,取年年有“鱼(余)”之意;而第三个“渔”则是动词,体现捕鱼的行为。至此,这副妙联终于圆满:
白浪浪白浪白浪
红渔渔红渔红渔
横批:白浪红渔
今日的商南,早已焕然一新。文碧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金丝峡飞瀑流泉,气势磅礴。冷泉鱼宴、金丝茶膳的香气飘散在三省之间,药膳文化更是成为“康养鹿城”的崭新名片。若您来到这里,不妨踏上三省石,感悟天地造化之神奇。登上文昌阁,俯瞰秦岭壮美画卷。夜晚留宿茶乡驿站,聆听秦腔、豫剧、汉调同台竞韵,再细细品味一盏“秦岭泉茗”,方能领略“灵秀商南”的独特魅力。
白浪街的石,镌刻着岁月的痕迹;红渔村的鱼,承载着生活的富足;三省老丈人的笑,传递着浓浓的温情。它们交织在一起,编织成商南的烟火传奇。这片神奇的土地,一脚踏三省,一眼阅千年,一副对联中更藏着人生百态。何不携亲朋好友,一同踏上这片土地,让丹江的浪、文碧的云、药膳的香,茶旅融合的时尚,为您书写属于自己的“三省故事”?这真是:一界三棱鄂豫秦,鸡鸣犬吠越关门。檐前燕子通三省,席上姑爷醉九巡。寻妙对,历秋春,红鱼宴里韵方臻。丹江浪涌今非昨,康养新篇待客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