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商洛开放大学杯”征文启事
文章字数:169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以资历框架为基础、以学分银行为平台、以学习成果认证为重点的终身学习制度。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完善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建好国家老年大学。加强学习型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好国家数字大学。完善和加强继续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等制度保障,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全国首批学习型城市建设,特举办“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商洛开放大学杯”征文活动。
一、活动组织
1.主办单位
商洛开放大学 商洛日报社 商洛市作家协会
2.媒体支持
商洛日报 今日头条 陕西网 商洛作家微信公众号
二、征文主题与内容
1.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全国首批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成人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目标,颂扬新时代,讴歌新风尚,赞美真善美,书写正能量。
2.围绕“我与开放大学共发展”话题,以见证者、亲历者的身份记述商洛开放大学(原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商洛分校)的发展变化,回忆商洛开放大学发展史上有意义的人物和事件;追忆在商洛开放大学的工作、求学生涯和校园生活,抒发师生、同窗和同事情谊;叙写商洛开放大学的发展与个人成长的体会;叙写参加学习后带来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带来工作或生活的改变。
3.作品内容健康向上,有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写新时代蓬勃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用优秀新闻通讯、文学作品聚焦时代特征,以参与者、受益者、见证者的身份,记录、书写、讴歌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示奋斗历程,用感人事迹和动人诗篇,塑造社会发展的良好形象及靓丽风采。
三、体裁及字数要求
1.体裁: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短评均可,需原创首发,未在其他平台发表,需附原创承诺,避免抄袭风险。
2.字数要求: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短评字数在1000—2000字内,诗歌50行以内。
四、奖励
1.奖项设置
一、二、三等奖,优秀奖。
2.其他荣誉
优秀作品在《商洛日报》发表或主办方公众号推送;
优秀作者推荐加入商洛市作协;
商洛开放大学可提供单科课程注册学习。
3.特别奖项
优秀组织奖(针对单位或学校),发奖状或证书。
五、报送形式
作品一律用word格式文档报送,作品电子稿主题需注明“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商洛开放大学杯”征文投稿字样,并注明姓名、单位、手机号码。
投稿邮箱:309520917@qq.com联系人:商洛开放大学 王婉娇联系电话:0914-2320253
18992402775六、征稿时间
2025年5月13日—2026年5月31日
七、作品评选
聘请知名作家、教育专家、编辑、记者组成评委会,按照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对征文作品进行认真评奖。
八、作品公示
获奖作品在官方网站和媒体平台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九、注意事项
1.投稿者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独立完成原创作品,不得有抄袭及其他侵权行为,不接受合作作品,不接受人工智能写作作品。凡因侵权行为导致主办方名誉损害的,组委会有权追究作者的法律责任。
2.投稿作品须未公开发表,必须保证作品原创首发(包括新媒体、自媒体、国内外出版物及全国各地内刊已经刊发的作品一律无效),拒绝洗稿套稿。
3.投稿即视为同意在本次活动中公布作者姓名和其他必要信息,同意主办方在宣传、出版等各种印刷品中无偿拥有使用、传播、出版该作品的权力。
4.主办方对本次征文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商洛开放大学 商洛日报社 商洛市作家协会
2025年5月13日
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以资历框架为基础、以学分银行为平台、以学习成果认证为重点的终身学习制度。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完善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建好国家老年大学。加强学习型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好国家数字大学。完善和加强继续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等制度保障,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全国首批学习型城市建设,特举办“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商洛开放大学杯”征文活动。
一、活动组织
1.主办单位
商洛开放大学 商洛日报社 商洛市作家协会
2.媒体支持
商洛日报 今日头条 陕西网 商洛作家微信公众号
二、征文主题与内容
1.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全国首批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成人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目标,颂扬新时代,讴歌新风尚,赞美真善美,书写正能量。
2.围绕“我与开放大学共发展”话题,以见证者、亲历者的身份记述商洛开放大学(原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商洛分校)的发展变化,回忆商洛开放大学发展史上有意义的人物和事件;追忆在商洛开放大学的工作、求学生涯和校园生活,抒发师生、同窗和同事情谊;叙写商洛开放大学的发展与个人成长的体会;叙写参加学习后带来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带来工作或生活的改变。
3.作品内容健康向上,有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写新时代蓬勃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用优秀新闻通讯、文学作品聚焦时代特征,以参与者、受益者、见证者的身份,记录、书写、讴歌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示奋斗历程,用感人事迹和动人诗篇,塑造社会发展的良好形象及靓丽风采。
三、体裁及字数要求
1.体裁: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短评均可,需原创首发,未在其他平台发表,需附原创承诺,避免抄袭风险。
2.字数要求: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短评字数在1000—2000字内,诗歌50行以内。
四、奖励
1.奖项设置
一、二、三等奖,优秀奖。
2.其他荣誉
优秀作品在《商洛日报》发表或主办方公众号推送;
优秀作者推荐加入商洛市作协;
商洛开放大学可提供单科课程注册学习。
3.特别奖项
优秀组织奖(针对单位或学校),发奖状或证书。
五、报送形式
作品一律用word格式文档报送,作品电子稿主题需注明“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商洛开放大学杯”征文投稿字样,并注明姓名、单位、手机号码。
投稿邮箱:309520917@qq.com联系人:商洛开放大学 王婉娇联系电话:0914-2320253
18992402775六、征稿时间
2025年5月13日—2026年5月31日
七、作品评选
聘请知名作家、教育专家、编辑、记者组成评委会,按照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对征文作品进行认真评奖。
八、作品公示
获奖作品在官方网站和媒体平台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九、注意事项
1.投稿者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独立完成原创作品,不得有抄袭及其他侵权行为,不接受合作作品,不接受人工智能写作作品。凡因侵权行为导致主办方名誉损害的,组委会有权追究作者的法律责任。
2.投稿作品须未公开发表,必须保证作品原创首发(包括新媒体、自媒体、国内外出版物及全国各地内刊已经刊发的作品一律无效),拒绝洗稿套稿。
3.投稿即视为同意在本次活动中公布作者姓名和其他必要信息,同意主办方在宣传、出版等各种印刷品中无偿拥有使用、传播、出版该作品的权力。
4.主办方对本次征文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商洛开放大学 商洛日报社 商洛市作家协会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