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便民菜摊
张 勇
文章字数:1298
  小区南边小吃城广场旁,有一块面积不大的露天菜市摊。卖菜的多是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把自己种的时节菜和采摘来的山野菜用袋子或筐子带来,约定俗成似的在摊位上分拣摆放整齐。我买早餐时都会光顾那里,每次去都有惊喜,都能发现喜欢的菜。
  四季菜,是大自然的馈赠。走进菜市摊,一眼就看到扎成一把把放在筐子里的韭菜,那是早春最常见最鲜美的蔬菜之一。
  立春过后,土地开始变得柔软,犹如一床新翻棉被的春泥,处处都在呼吸中撒着矫情的葱绿,其中必然少不了韭菜。韭菜耐寒性较强,虽对土壤水分有些挑剔,但仍是春天的第一方阵,率先攻下适生的田间地头。韭菜破土冒出来没多久,便鲜嫩欲滴,随风招摇。这时候,我会在菜市摊上捎一大把回来,清洗干净,切成小段搭配主食,炒一盘韭菜鸡蛋,色泽金黄翠绿,口感鲜嫩,美味十足。当然,韭菜的做法有多种,把韭菜和面粉混合后制成韭菜饼,香气扑鼻,口感酥脆;用盐和其他调味腌制的韭菜,保鲜期长,色彩艳亮,风味独特。韭菜离开了泥土,无论是以哪种制作方式变成美味,都依然保留着春天的气息,夹一筷子放进嘴里,鲜、爽、脆、嫩,尤其是那股浓郁的清香,总让人回味无穷。
  隔些日子,又看到了荠荠菜,蓬松地放在塑料布上。荠荠菜长得慢,刚开始只是一丁点儿绿芽,过些天长几片叶子,直到长出层层叠叠的叶子,趴在地上像点缀土地的一朵朵绿花。我尽管没有买,但对它的味道无时或忘。记得早些年,父母让我回乡下看望亲戚,在常照看老屋的娘家里,她挎一个篮子,拿一把锄刀,给我说:“今就在家吃饭。我去挖些野荠菜回来,城里吃不上。”在老家,荠荠菜不挑地方,适生性强,长得到处都是。没多久,娘便挖了一篮子回来,清水洗干净,娘没有用荠荠菜包饺子,只是把荠荠菜切段配些佐料清炒,一碗洋芋糊汤一块烙锅盔,特别是炒熟的那碗荠荠菜吃起来甜里带香,有一股鸡肉的清香味道。
  香椿是个十足的慢性子,总在等阳光取暖,等到一场又一场的阳光照过后,才从枝头上慢吞吞冒出芽来,棕红或紫红的颜色十分艳丽,像刚刚点燃的一簇火焰,叶子肉质感强,如同抹了一层油一样,散发着特有的清香。香椿要吃鲜嫩的,买回来的香椿,清洗切碎后放在鸡蛋里煎炒,这样煎出来的鸡蛋,金黄里有着翠绿,色彩分明,吃进嘴里香气萦绕,绵绵不绝。
  蕨菜是春季才有的山野菜,属典型的绿色食品。清明前后,几乎每天都能在菜市摊上看到。蕨菜采食的历史悠久,西汉初,“四皓”志行高洁,隐居商山,采蕨而食。当地人常称它为“商芝”“紫芝”“拳头菜”等。蕨菜生长环境一般在向阳的山坡,喜光、喜湿,主要采摘嫩茎、叶芽蜷曲如鸡爪的幼苗食用。制作方法简单方便,可凉拌、炒食或晒干之后做盐果子吃。尤其用蕨菜作食材的当地名菜“商芝肉”,更是色泽红润,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堪称美食中的一绝。
  早上的菜市摊充满了清新气象,有种泥土潮湿的味道,也特别热闹,很多人都会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菜顺路带回家。看到我路过,一些摊主不失时机地向我兜售:“刚摘的槐花,做焖饭、烙馍馍好吃得很!”“新鲜的苜蓿,好吃着呢,捎几把?”“你看这灰灰菜,挑一些,吃个稀罕!”有时候,我会买一些回去,有时候我就看看,不管我买与不买,它们都从山野、田园来到了菜市摊,来到了州城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