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多雨,这些安全隐患需注意
文章字数:1008
夏季多雨天气,虽带来些许清凉,却也潜藏着多重卫生安全隐患。
雨后厨房等潮湿区域不及时通风,有可能霉菌滋生;蹚过积水,擦伤脚部,不及时清理消毒,有可能皮肤感染;高温时段外出,有可能中暑……如何科学应对这些潜在风险?7月15日,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工作人员张佩,为市民提供专业防护建议。
“夏季潮湿,厨房、卫生间等区域若不及时通风,极易滋生霉菌。”张佩提醒,家中潮湿区域需每天通风,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台面、地面;家具底部、墙角等易积水处应定期检查,发现霉斑及时用白醋或专业除霉剂处理。
针对室内环境与物品消毒,张佩给出具体方案:物体表面、墙壁、地面清洁后可采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00mg/L二氧化氯或1000mg/L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家具、办公用品等清洁后,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冲洗、擦拭或浸泡,作用时间30分钟;餐饮具清洗后首选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也可使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应用清洁水冲洗干净。
张佩提醒,夏季是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大家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生熟砧板分开使用,餐具定期煮沸消毒;预防虫媒传染病要清理家居内外积水,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并使用驱蚊剂,被叮咬后若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
此外,张佩还介绍了夏季高温天防中暑、护心脑、防皮肤病的预防办法。他介绍,最近正值我市高温期,预防中暑与热射病尤为重要。张佩建议,广大市民应避免在10:00-16:00高温时段外出,户外工作者每30分钟休息一次并补充淡盐水;室内保持通风,空调温度建议设为26℃左右。若出现中暑症状,需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并口服淡盐水;意识不清时需立即拨打120,同时用冰袋冷敷大血管处降温。
中老年人夏季心血管疾病也较为多发,因此应该经常检测血压,胸闷胸痛应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家中常备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及时补充水分,不渴也要多饮水,并且适当补充盐分;半夜醒来时适量喝点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空调温度控制在27至28摄氏度,注意不要直吹,同时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张佩介绍,雨后潮湿易引发皮肤病,市民需保持皮肤干爽,勤换透气衣物,居所通风防潮;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减少接触洗涤剂;饮食上控制海鲜、辛辣等易诱发湿热的食物,可多吃薏米粥、赤小豆冬瓜汤帮助排湿。他强调,夏季健康需从细节入手,科学防护能有效降低疾病风险。市民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相关接触史。
雨后厨房等潮湿区域不及时通风,有可能霉菌滋生;蹚过积水,擦伤脚部,不及时清理消毒,有可能皮肤感染;高温时段外出,有可能中暑……如何科学应对这些潜在风险?7月15日,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工作人员张佩,为市民提供专业防护建议。
“夏季潮湿,厨房、卫生间等区域若不及时通风,极易滋生霉菌。”张佩提醒,家中潮湿区域需每天通风,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台面、地面;家具底部、墙角等易积水处应定期检查,发现霉斑及时用白醋或专业除霉剂处理。
针对室内环境与物品消毒,张佩给出具体方案:物体表面、墙壁、地面清洁后可采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00mg/L二氧化氯或1000mg/L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家具、办公用品等清洁后,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冲洗、擦拭或浸泡,作用时间30分钟;餐饮具清洗后首选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也可使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应用清洁水冲洗干净。
张佩提醒,夏季是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大家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生熟砧板分开使用,餐具定期煮沸消毒;预防虫媒传染病要清理家居内外积水,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并使用驱蚊剂,被叮咬后若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
此外,张佩还介绍了夏季高温天防中暑、护心脑、防皮肤病的预防办法。他介绍,最近正值我市高温期,预防中暑与热射病尤为重要。张佩建议,广大市民应避免在10:00-16:00高温时段外出,户外工作者每30分钟休息一次并补充淡盐水;室内保持通风,空调温度建议设为26℃左右。若出现中暑症状,需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并口服淡盐水;意识不清时需立即拨打120,同时用冰袋冷敷大血管处降温。
中老年人夏季心血管疾病也较为多发,因此应该经常检测血压,胸闷胸痛应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家中常备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及时补充水分,不渴也要多饮水,并且适当补充盐分;半夜醒来时适量喝点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空调温度控制在27至28摄氏度,注意不要直吹,同时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张佩介绍,雨后潮湿易引发皮肤病,市民需保持皮肤干爽,勤换透气衣物,居所通风防潮;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减少接触洗涤剂;饮食上控制海鲜、辛辣等易诱发湿热的食物,可多吃薏米粥、赤小豆冬瓜汤帮助排湿。他强调,夏季健康需从细节入手,科学防护能有效降低疾病风险。市民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相关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