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堵心路”变“顺心桥”
本报通讯员 苏甜甜
文章字数:828
  仲夏黄昏,丹凤县竹林关镇张塬银花河大桥上凉风拂面。凭栏远眺,东望烟波浩渺,山水叠翠如画卷;南瞰万家灯火,暖意随晚风漫溢。桥面之上,村民自发组建的广场舞队踩着鼓点起舞,纳凉的人们慢悠悠踱着步,临时支起的特色小吃摊飘出阵阵香气,共同绘就一幅惬意温馨的夏日消暑图景。
  这座刚刚完成主体工程的张塬银花河大桥,有效破解了困扰竹林关镇3.4万名群众多年的交通瓶颈。它不仅是横跨银花河的“民心桥”,更关键的是它彻底打通了丹宁高速与G345国道衔接的“最后一公里”,让区域交通血脉真正畅通。如今,这座桥已超越其交通功能,迅速成为当地居民傍晚休闲纳凉、社交打卡的热门新地标。
  此前,因旧桥承载力不足,从竹林关通往山阳方向的大中型车辆长期绕行,极大制约了发展。2023年,丹宁高速通车后,这一矛盾愈发凸显。竹林关镇迅速启动“桥梁攻坚行动”,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1793万元,全力推动新桥建设。新建成的张塬银花河大桥宽16米、长175米,采用双向道设计,完全满足大货车通行需求,彻底终结了当地“有高速却无便捷通道”的尴尬局面。
  大桥的贯通,不仅带来了交通便利,更悄然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设计精巧的桥侧观景平台,刚一开放便成为“网红”打卡点。“桂珍,走!带上娃到新桥乘凉走!”傍晚6时,家住丹水社区的刘婵热情招呼着邻居。循声望去,尚未完全开放交通的新桥上已是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与潺潺河水交织,洋溢着浓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新桥真是修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乘凉的张大爷感叹道。
  竹林关镇地处沪陕高速、丹竹公路、山郭公路的交会处,因大桥的贯通,其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愈发凸显。“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桥头周边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功能,让这座桥不仅通四方,更能聚人心、促发展。”竹林关镇镇长王飞说。
  从昔日的“堵心路”到如今的“顺心桥”,这座矗立在23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民生工程,不仅折射出基层治理心系百姓的温度,更清晰地见证了该镇在乡村振兴大道上迈出的坚实而有力的步伐。张塬银花河大桥,已然成为竹林关镇发展新图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