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椒叶煎饼
孙亚玲
文章字数:1574
  连放三天假,昨天刚下过雨,天气放晴,温度舒适。我独自开着车,回到玉峒峪村老家,陪我妈过节。
  上次见我妈,还是她出院后暂住在三哥家的时候,她精神状态不错,三哥三嫂孝顺,我很放心。
  从三哥家回来后的二十多天里,我没和她打过一次电话——实在不知说什么,也怕吵架。不知是我固执,还是不懂得顺着她,总之只要我俩说话就起争执,最后不欢而散,互相生气。与其这样,不如在心里牵挂,反而相安无事。但在吃喝用度上,我绝不含糊,她想吃想穿的,我都一一备好。
  停车时,对门左伍叔说:“你妈刚才摘了花椒叶,准备给你摊煎饼呢。”果然一进灶房,一股花椒叶的清香扑鼻而来。用花椒叶摊煎饼,是我小时候生病才能吃到的奢侈品。如今虽随时能吃,但用新鲜椒叶摊的却不常吃。平时在城里摊煎饼只能放些韭菜叶配色,总少了农家饭的烟火味。
  我洗菜切菜,我妈和面。她头发花白,微驼的身子前弓,一只手用力搅着面,我心头一酸,却赶紧忍住——怕她伤感,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
  煎饼里除了花椒叶,还有邻居亚娃姐上午送来的南瓜花,这可是稀罕物,只有这个季节才有。我把新鲜的南瓜花、小葱叶切碎,拌进面糊里。我妈说让面醒一会儿,她得去眯一会儿。
  我妈今年已八十三岁了。只要回家能吃上我妈做的热饭,我就还算是个孩子。
  今天侄女渭荔也回来,我们做好饭菜在家等她。在我妈的孙辈里,她是最孝顺、最辛苦的一个。原本只打算炒个洋芋丝卷煎饼,想着她可能带朋友来,便多做几个菜。最后,桌上除了一盘往日不曾吃过的咸鸭蛋,摆了六菜一汤,中间放上煎饼,过节就很丰盛了。
  吃完饭,和我妈在屋里聊天。她聊的依然是邻里的家长里短、六畜庄稼,也说起上王村的粉苗姨。她说村里人都夸我姨对她好,每天送东西,不是亲姐妹,胜似亲姐妹——这话她念叨了多年。每次给她买衣服,我也会给姨捎上一身,我妈高兴,我姨也开心。
  自从三年前我爸去世后,我妈就一直独自生活。我们兄妹多次要接她同住,她都不同意,说住在一起不自由,拘束。其实我明白,她是嫌吃饭口味不同、生活习惯有别,宁愿一个人住,也不愿影响我们。好在她身体硬朗,生活尚能自理。
  每次见她,我都叮嘱:“想吃啥就买,看上的衣服就买,别亏待自己。”她总说:“现在钱难挣,要省着花。我挣不来钱,只能省。”可指望她省钱,一年也省不下多少——她基本不花钱,还能从哪儿省呢?
  我妈爱干净一辈子,家里永远整整齐齐。客厅、院子、厨房,尤其是卧室,床上总是平平整整。我曾调侃她:“年轻时是不是当过兵,被子叠得这么方正?”如今她老了,家里依然一尘不染,我一进家门想帮她干活,却总找不到活干,只能享受她早早准备好的美食和疼爱。
  院子里,靠墙整齐地摆着几个种着各种蔬菜的泡沫箱。我劝她别太累,她却说一天没事干着急,硬是让我大哥弄来箱子在院子里种菜种花。她把菜苗当孩子养,浇水施肥一样不马虎。有次我进院子闻到一股牛粪味,问她哪来的,她背着双手说:“一大早去人家牛圈里捡的。”我嫌臭,从此她就把牛粪晒在路上,等没味了再搬回来施肥。我哭笑不得:“买菜能花几个钱?万一累着您,看病得花多少!”可她总说:“不干活,光吃等死,活着还不如死了。”
  好吧,随她去吧!
  端午节回来,我带了很多东西,光是绿豆糕、桃酥和点心就摆满了两张桌子。我问:“这么多,咋收拾?”她答:“你别管,我自己来。”可我刚才在厨房,明明听见她絮叨腰疼。我心疼她,想替她多干点活,便不再追问,直接把粽子、点心往冰箱里放。她连忙阻止:“别拆盒子!我一会儿给你姨和邻居分点,我一个人吃不完,放坏了可惜,分给大家吃才香。”
  “那我帮你分装吧?”
  “不用,巷子人谁爱吃啥我清楚,我来分。”看来平时她没少和邻居分享吃的,连各家人的口味都摸得透透的。也好,她和邻里和睦相处,我们做儿女的在外就放心了。
  “咸鸭蛋好吃,可惜太少了,分不过来。”她一边分装,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在心里默默记下:下次回来一定要多带些,别让她再为分不过来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