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塬村葡萄走俏市场
文章字数:1091

8月的商山脚下,暑气蒸腾。丹凤县商镇王塬村的葡萄基地里却藏着沁人的清凉。3万平方米的藤蔓间,夏黑葡萄垂成串,紫黑透亮,阳光透过叶隙洒在果子上,泛着一层诱人的油光,像一串串饱满的玛瑙,惹得路过的人总忍不住多望几眼。
在葡萄基地旁的零售点,村委会副主任刘红利正利落地将刚采摘的葡萄装进纸箱。
“刚摘的夏黑,20块钱1公斤,论箱买更划算,每箱装3.5公斤,够一家子吃好几天。”她一边麻利地打包,一边跟前来的客人介绍,“这几天天热,来买葡萄的人反倒更多,大家就好这口新鲜劲儿,当天采摘的当天就能卖完,一点都不愁销。”
顾客白勇是从丹凤县城来的,车后备箱里已经放了两箱葡萄,又加订了3箱准备送亲戚。“这儿的葡萄味道甜、水分足,上次在朋友家吃过一回,孩子就惦记上了,这次专门绕道过来买。”白勇一边扫码付款,一边说。
“我们村的葡萄不光口感好,品相也没得挑,大小均匀,颗粒饱满,这都是有讲究的。”刘红利指着葡萄园里的葡萄串,语气里满是自豪,“在科管的时候,每串就保留这么些颗粒,不多不少,这样养分才能集中供给。”正说着,她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她掏出来看了看,笑着说:“今早在网上发了摘葡萄的视频,又有好几个人问地址呢。现在卖东西,不光靠人传人,还得靠手机吆喝,这新媒体的力量可不能小看。”
原来,刘红利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村里的“宣传员”。只要有空,她就会拿着手机在葡萄园里拍视频,镜头里有工人弯腰细致疏果的身影,有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的特写,还有客人们钻进葡萄园里采摘时的开心笑脸。她将这些视频精心剪辑后发到抖音上,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别看我拍得不专业,都是随手记录的日常,但真实啊,不少西安、丹凤县城的客人都是看了视频专门找过来的。”刘红利说起这些,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
“咱村的葡萄可不只夏黑一种,品种多着呢。”王塬村党支部书记屈伟介绍,基地里还有阳光玫瑰、摩尔多瓦、蓝宝石、黄金蜜等品种,它们成熟期不一样,采摘期能从现在一直持续到10月,品种差异和上市时间差,既能让客人随时来都有葡萄摘,也能避免集中上市导致价格波动,保障大家的收益稳定。
葡萄产量上来了,为了更好地销售,村里想了不少办法,直播带货是宣传最广的方式。8月1日,村上请来了“秦岭记忆”团队做直播,效果特别好。
“现在我们有个订单群,每天都能售出20多箱,这不,刚又有人要5箱精品包装的。”屈伟打开手机,群里的消息还在不断跳动,有问价格的,有订葡萄的,热闹异常。
葡萄架下,一串串饱满的果实不仅承载着村民的辛勤付出,更串起了一条甜蜜的增收路。在王塬村,这份来自土地的馈赠,正通过村民的智慧和努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