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见她
文章字数:1096
陈 仓
见王群是去年十月的某一天中午,有朋友从西安来,在上海社科院开会,开完了会准备一聚。我没有想到,朋友也约了王群。王群是从杭州坐着火车来的,坐火车穿过两个城市就为了一次雅聚,可见她对文学的态度多么虔诚。
我早就知道王群和我同乡,都属商洛人,同饮丹江水。人生经历也比较类似,在诗意的年龄都心怀远方,沿着商於古道一路南下,她停在了杭州,我最后落脚于沪上。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漂泊的一代,更何况我们还有相同的爱好,所以见王群又多了几分亲切。
那天,我刚刚进了社科院的大门,王群几乎同时就进来了,有点结伴而行的感觉。她一身红装,显得特别热烈,我和王群见面之前,在微信上偶尔也聊过那么几次,她给我的印象是淡雅的,没有某些文友的那股子“缠劲”。
王群是杭州某所中学的老师,教书之余喜欢背着行囊到处走走,陶醉于山山水水之间,徜徉于日日月月之下,或书写,或拍照,或者什么都不干,只乐于与山同高,与水同流,与日同照,与月同洒,与风同吹,与草木同摇,慢慢地也就成了自然万物的一分子,或者说慢慢地就把自然万物的气息化于体内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正如她在第一本散文集自序里写的“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心头的文章”,久而久之就有了这部有关山水的书。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圣贤的名言概括了人与山水的联系,山水不仅是自然美的外在表现,还蕴含着人性品格的内在魅力。智者之所以乐水,不仅因为水灵动、随和而深邃,更在于无论绕多大弯子它都一直流向低处;仁者之所以乐山,不仅因为山高大、雄伟和坚韧,更在于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它从来都是一副安静的样子。智与仁,是山水给我们人类的启示,也是人类推崇的两种美德和两种值得倡导的处世方式。提醒人们在亲近自然观赏山水时,要时刻以山水为师,汲取天地之灵气,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品格的提升。
王群之所以喜欢山水,我觉得不应该是为了喜欢写文章才去游历山水的,而是把游历山水当成了一种热爱一种修行,反过来说,她的文章是“修仙笔记”,是热爱生活和人格修行的副产品,所以没有太多“做”的痕迹,更接近于自然的状态。
我和王群不太熟悉,读她的文章感觉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她写水时自己是水,她写山时自己是山。无论江南异域,无论今昔往昔,山山水水因她而生动,她因山山水水而情动。但是,有时候,文章的意义不在于文学本身,而在于文学之外,起码对于一个虔诚的文字修行者而言,这样的书写反而更有意义。
王群曾给自己取笔名“若水如诗”,并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若水如诗》,如今又积累了这本《我见青山多妩媚》。“我见青山多妩媚”紧接着的一句,王群自己不好说,那就由我说吧——料青山见她应如是!
见王群是去年十月的某一天中午,有朋友从西安来,在上海社科院开会,开完了会准备一聚。我没有想到,朋友也约了王群。王群是从杭州坐着火车来的,坐火车穿过两个城市就为了一次雅聚,可见她对文学的态度多么虔诚。
我早就知道王群和我同乡,都属商洛人,同饮丹江水。人生经历也比较类似,在诗意的年龄都心怀远方,沿着商於古道一路南下,她停在了杭州,我最后落脚于沪上。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漂泊的一代,更何况我们还有相同的爱好,所以见王群又多了几分亲切。
那天,我刚刚进了社科院的大门,王群几乎同时就进来了,有点结伴而行的感觉。她一身红装,显得特别热烈,我和王群见面之前,在微信上偶尔也聊过那么几次,她给我的印象是淡雅的,没有某些文友的那股子“缠劲”。
王群是杭州某所中学的老师,教书之余喜欢背着行囊到处走走,陶醉于山山水水之间,徜徉于日日月月之下,或书写,或拍照,或者什么都不干,只乐于与山同高,与水同流,与日同照,与月同洒,与风同吹,与草木同摇,慢慢地也就成了自然万物的一分子,或者说慢慢地就把自然万物的气息化于体内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正如她在第一本散文集自序里写的“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心头的文章”,久而久之就有了这部有关山水的书。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圣贤的名言概括了人与山水的联系,山水不仅是自然美的外在表现,还蕴含着人性品格的内在魅力。智者之所以乐水,不仅因为水灵动、随和而深邃,更在于无论绕多大弯子它都一直流向低处;仁者之所以乐山,不仅因为山高大、雄伟和坚韧,更在于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它从来都是一副安静的样子。智与仁,是山水给我们人类的启示,也是人类推崇的两种美德和两种值得倡导的处世方式。提醒人们在亲近自然观赏山水时,要时刻以山水为师,汲取天地之灵气,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品格的提升。
王群之所以喜欢山水,我觉得不应该是为了喜欢写文章才去游历山水的,而是把游历山水当成了一种热爱一种修行,反过来说,她的文章是“修仙笔记”,是热爱生活和人格修行的副产品,所以没有太多“做”的痕迹,更接近于自然的状态。
我和王群不太熟悉,读她的文章感觉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她写水时自己是水,她写山时自己是山。无论江南异域,无论今昔往昔,山山水水因她而生动,她因山山水水而情动。但是,有时候,文章的意义不在于文学本身,而在于文学之外,起码对于一个虔诚的文字修行者而言,这样的书写反而更有意义。
王群曾给自己取笔名“若水如诗”,并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若水如诗》,如今又积累了这本《我见青山多妩媚》。“我见青山多妩媚”紧接着的一句,王群自己不好说,那就由我说吧——料青山见她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