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向新 发展提质
文章字数:1359
今年以来,我市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通过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工业企业向新而行,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在商洛木意世家木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数控雕刻机、数控下料一体机等先进设备有序运转,一批批木门接连下线,曾经依赖人工喷涂的生产场景,如今已被自动化设备取代,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商洛木意世家木业有限公司技术员王利平说:“数控浮雕机可以根据电脑编程样式,精准雕刻家具上的浮雕、立体工艺品等,让每件家具都兼具美观与品质。”
位于商州区荆河生态工业园内的木意世家木业公司今年5月开业,企业建设有全屋定制加工流水线、木门加工区、雕刻区、实木与定制家居成品区、油漆车间和软体加工区等,企业将现代居住需求与古典实木榫卯工艺相结合,推出黑檀新中式家具和黑胡桃现代实木家具两大产品体系,适配老中青各年龄段的家装需求。
“我们采用优质的进口木材和环保板材,引进国际先进的数控设备,确保产品精度和品质,且所有原材料和工艺均符合国家标准,实现全屋整装家居的高品质和绿色环保。目前,月产能达到300多万元。”商洛木意世家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聪说。
企业的转型突破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商州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全力构建“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建材家居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建材家居产业链形成了以众合森工、岭南佳泰为龙头,速友建材、木意世家等企业协同联动的集群发展新格局。2024年,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8.3亿元,带动就业1200多人。商州区绿色家居建材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在产业升级向新发力的同时,商洛各地紧紧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在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质控中心,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新产品的分析检测。近年来,企业以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为抓手,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立体赋能平台网络,不断加速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
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陕西盘龙医药研究院院长张德住说:“依托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优势,按照‘技术入股+收益分成’转化模式,先后培育孵化中小企业5家,引进转化高校科技成果18项,孵化出5个亿元级单产品,转化专利技术3项,熟化智能化生产线一条,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近三年,累计转化项目8项,新增销售收入超10亿元。”
作为商洛重点培育的科技型企业,盘龙药业在政府牵线搭桥下,深化与西安多家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研发平台,为产业链上中下游精准匹配科创资源,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我们连续5年研发投入占比超6%,在研新的产品20多个,拥有专利63项,荣获省级以上科技奖10多项,牵头或参与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15项,承担中央和省上重点项目6个。”张德住说。
近年来,围绕加快建设秦创原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示范区目标,商洛以科技赋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为主线,以西商融合协同创新为牵引,持之以恒探索区域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截至2024年底,我们组建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7支,培育技术经理人543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了74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3家,省级以上高能级科创平台79个。”商洛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孟艳说。
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为商洛工业经济注入强劲动能。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07.42亿元,增加值增长11.3%,排名全省第二。
近日,在商洛木意世家木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数控雕刻机、数控下料一体机等先进设备有序运转,一批批木门接连下线,曾经依赖人工喷涂的生产场景,如今已被自动化设备取代,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商洛木意世家木业有限公司技术员王利平说:“数控浮雕机可以根据电脑编程样式,精准雕刻家具上的浮雕、立体工艺品等,让每件家具都兼具美观与品质。”
位于商州区荆河生态工业园内的木意世家木业公司今年5月开业,企业建设有全屋定制加工流水线、木门加工区、雕刻区、实木与定制家居成品区、油漆车间和软体加工区等,企业将现代居住需求与古典实木榫卯工艺相结合,推出黑檀新中式家具和黑胡桃现代实木家具两大产品体系,适配老中青各年龄段的家装需求。
“我们采用优质的进口木材和环保板材,引进国际先进的数控设备,确保产品精度和品质,且所有原材料和工艺均符合国家标准,实现全屋整装家居的高品质和绿色环保。目前,月产能达到300多万元。”商洛木意世家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聪说。
企业的转型突破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商州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全力构建“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建材家居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建材家居产业链形成了以众合森工、岭南佳泰为龙头,速友建材、木意世家等企业协同联动的集群发展新格局。2024年,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8.3亿元,带动就业1200多人。商州区绿色家居建材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在产业升级向新发力的同时,商洛各地紧紧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在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质控中心,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新产品的分析检测。近年来,企业以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为抓手,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立体赋能平台网络,不断加速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
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陕西盘龙医药研究院院长张德住说:“依托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优势,按照‘技术入股+收益分成’转化模式,先后培育孵化中小企业5家,引进转化高校科技成果18项,孵化出5个亿元级单产品,转化专利技术3项,熟化智能化生产线一条,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近三年,累计转化项目8项,新增销售收入超10亿元。”
作为商洛重点培育的科技型企业,盘龙药业在政府牵线搭桥下,深化与西安多家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研发平台,为产业链上中下游精准匹配科创资源,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我们连续5年研发投入占比超6%,在研新的产品20多个,拥有专利63项,荣获省级以上科技奖10多项,牵头或参与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15项,承担中央和省上重点项目6个。”张德住说。
近年来,围绕加快建设秦创原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示范区目标,商洛以科技赋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为主线,以西商融合协同创新为牵引,持之以恒探索区域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截至2024年底,我们组建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7支,培育技术经理人543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了74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3家,省级以上高能级科创平台79个。”商洛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孟艳说。
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为商洛工业经济注入强劲动能。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07.42亿元,增加值增长11.3%,排名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