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科技让夏秋茶“香”起来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文章字数:1242
  8月29日,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双山生态茶园示范基地里,阳光穿过云层洒在茶树上,连片的茶树如同绿色绒毯铺向山脚。商南县富水镇茶坊村五组村民聂改云正在采摘茶树嫩芽,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笑得格外实在:“今天,在这里采茶的有30多个人。搁以前,这夏茶芽子根本没人要,现在通过工艺改造和提升,夏茶也能卖钱了!”
  茶园旁的加工车间里,刚送来的夏秋茶青正躺在智能摊青机里“呼吸”,风机吹出的微风带着茶香弥漫整个车间。“以前夏茶苦涩,根本卖不上价。”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刘保柱拿起一盒夏茶说,“现在通过工艺改进,采用‘增鲜降涩’技术,延长了摊凉时间,提高了香气,去掉了苦涩味。这刚做出来的夏茶,没有涩味,还带点甜。”
  泡开的茶汤清澈透亮,入口鲜爽,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夏秋茶的传统印象。
  商南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耀说,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和茶叶品质等因素影响,春茶一直是市场的宠儿。夏秋茶的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导致口感苦涩、鲜爽度不足,其价值被严重低估。很多茶农在春茶采摘后,或是任由夏秋茶在枝头自生自灭,或是简单修剪处理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转机出现在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系列针对夏秋茶品质提升的技术应运而生,夏秋茶的发展呈几何倍数增长。
  “我们现在主要在做抹茶,可以用做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化妆品,做奶茶也可以用到,也可作为化妆品、药品、食品的原料,也可以直接喝。”刘保柱说,“商南本地茶叶非常适合做抹茶,因为几乎没有重金属、没有农残,磨成粉末,一般细度可以达到800目。在工艺方面,在茶树发芽之前,遮掉95%的光,茶叶更细、更嫩,叶绿素增加,氨基酸含量高。在加工过程中,采取蒸汽杀青速度快,尽可能保持叶绿素。同时,采用专门的设备在低温情况下,研磨得很碎。目前,我们的抹茶正在小批量生产。通过‘增鲜降涩’技术的应用,夏秋茶还‘变身’为茶饮料、抹茶粉、烘焙原料等10多种深加工产品,我们公司已经与多家食品企业建立了业务联系。”
  除了技术革新,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为夏秋茶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新茶饮市场的迅速崛起,对茶叶原料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与注重外形美观的传统茶叶不同,新茶饮更看重茶叶的内含物质,夏秋茶较高的茶多酚含量,正好满足了制作茶萃取液、速溶茶粉等产品的需求。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看准这一趋势,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新茶饮火了,对速溶茶粉的需求特别大,原料全是夏秋茶,因为茶多酚含量高,做出来的茶底更浓郁。娃哈哈集团旗下的杭州娃哈哈宏盛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对夏秋原料茶需求量很大,我们公司的夏秋原料茶抹茶样品已经送至该公司检测。”刘保柱说。
  夕阳西下时,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双山生态茶园示范基地的茶农背着装满茶青的竹筐往家走,谈笑声在山间回荡。聂改云算了笔账:“采摘春茶能赚4000多元,现在也能采摘夏秋茶赚钱了,一年下来家里的生活费肯定够了!”
  “我们将以夏秋茶的开发利用为重点,积极进行抹茶以及茶叶深加工产品研发和实验,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茶叶的综合价值,真正实现一‘叶’到一‘业’的转变。”陈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