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党员亮身份 实事暖民心
本报通讯员 李 源
文章字数:1125
  “哪怕只是日常入户走访,胸前的党员徽章也在时刻提醒我,一言一行要对得起党员身份,要让群众真正满意。”近日,在柞水县杏坪镇中山村,镇机关党支部党员孙毅一边帮孤寡老人清理院子里堆积的柴草,一边道出内心的感悟。
  这样的场景,在杏坪镇已成常态。今年以来,杏坪镇在镇村党员干部中开展“戴党员徽章、亮身份、作表率”主题活动,通过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压实责任担当,着力塑造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在一线落地生根。
  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佩戴党员徽章、亮明身份,以“看得见”的党员形象,推动“摸得着”的履职实效。56名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在镇村重点工作一线,15支党员先锋突击队闻声而动,先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河道“四乱”清理5次,整改违章建筑25栋,解决群众诉求18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81起。党员干部的身影带动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共建共治,让基层治理的“合力”越来越强。
  “以前办个业务,得先去村上开证明,再到镇上审核。现如今,我只需去村党群服务中心提交申请、确认个人信息,随后镇上干部直接在系统内操作,真方便!”近日,晨光村村民万永彩拿到了期盼已久的高龄补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份“便利”,源于杏坪镇对干部作风的持续改进。该镇在镇机关各站(办)设立8个党员示范岗,以“示范岗”带动“全员优”,推动党员干部转作风、提质效。同时,创新推出“现场帮办+下乡代办+多方督办”的帮办代办模式,全方位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全镇已承办帮办代办事项90多件,不仅解决了群众来回跑、效率低的问题,更让群众满意度节节攀升。
  “以前大家没事了只能凑在家门口聊天。现在好了,社区河道两岸修了休闲长廊,大人小孩都来这里散步,不仅热闹了,咱杏坪镇的‘颜值’也高了!”站在杏坪社区新修的河堤路上,社区居民刘芳指着平坦的路面,脸上满是喜悦。
  这条让群众赞不绝口的河堤路,是杏坪镇“一年十件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投入资金530万元,全长3500米,修复水毁路段117米,配套修建排洪渠200米,既解决了防洪排涝的民生隐患,又便利了群众生活,更提升了镇区整体形象,实现“一举三得”。
  “咱党员干部就要盯着实事干,群众有难题咱马上解,乡村发展咱使劲推,用实打实的行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杏坪镇党委书记阮鹏在镇上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强调为民办实事时说。
  今年,杏坪镇制定并公示镇村党组织“一年十件实事”任务清单150项,通过“科级联村干部牵头、党支部书记负责、党员干部认领”的模式,将每一件实事分解到岗、落实到人。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15个文化站阵地提升、3条产业路修建、社区敬老院灾后重建等多项承诺事项,让“红色引擎”持续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