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老顽童”三伯
王 薇
文章字数:1405
  前几日与儿子闲聊,一下子想起了三伯。三伯并非我直系的伯伯,而是我们大家族同辈人中排行第十三的伯伯,与我们共住在祖辈留下来的一个百年老院中。三伯92岁去世,离开已五六年了。
  我记事时,三伯五六十岁。他中等身材,文人模样,皮肤较白,椭圆形的头有点秃,头顶亮光光的,一笑,像一位仙翁。
  五里外的乡里五天一集,三伯赶集一次不落。每次离家时,他将自家的几个房门一一锁好,不忘再拽拽。还没走出村口,他又会折回来,再次确认每个房门是否都已锁好。如此反复两三遍,才放心赶集。三伯还总把从集市上买回来的十来根大葱,在房门口的青砖台阶上靠墙立起,整整齐齐地摆放晾晒,让葱与葱之间的距离个个不差。若其中的几根倒了,三伯必定会重新再认真地摆上半天,恢复如初后方才离开。
  三伯做事极其认真负责。若有人问他关于生病用药、坐班车、工资构成或发工资等事,他必定当面说得清清楚楚后,还会主动再找上来,把每个细节再认真强调一遍,或补充一些新想到的内容。
  三伯从教二十多年,五十多岁因生了一场大病退休在家,但日常说话做事,仍难改“教学之风”“教学之语”。他说话斯文、有条理,常常使用书面语。三伯心地善良,没有架子和脾气,待我们小孩子极好。因为咬字的关系,他常把我的小名“薇薇”叫成“雯雯”。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三伯经常从自家经营的小卖部里拿出糖果、麻花、点心之类的零食给我们吃,让我们开心无比。
  可能与生病有关,三伯喜欢每日独自在院子里锻炼身体。他经常做的几个动作是:像武生样地双手在身前旋转或从背后至头顶绕木棍、像老生样地张开双手伸至身前节奏很快地抖动,还有就是一边走路一边从紧闭的口中发出类似缓解耳鸣、耳痒时的哼鸣声。若是看见我们小孩子经过,他就会练得越发起劲,故意表演给我们看,逗我们开心。
  三伯和三妈常在生活中起一些小冲突。一到这时,就看到三妈顺手拿起小铁锨、小铁钳之类的物件追打三伯,而三伯从来不“以硬制硬”,而是满院子跑、满院子躲。有一天午后,我七十来岁的奶奶正在窑里土炕上侧躺休息,在窑里玩耍的我们,就看见被三妈追赶着、神情仓促、惊慌的三伯,以非常快的小碎步直奔我家而来。一进窑,他先是看了两眼,就立刻瞅准了目标位置,一骨碌翻上炕,静静悄悄地躲在我奶奶身后,一点声音也不敢出。三伯最后是怎么出去的,我记不清了,但三妈再也没有追来。
  后来,三妈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不知道白天和黑夜、吃饭和睡觉、肚饥与肚饱,说的只是对记得不多的一些事情的简短、重复话语,还经常走得找不着人。是三伯不离不弃,走到哪里都拉着三妈,耐心周到地照料她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才使三妈走过了生命中最后的岁月。
  老爸说,三伯从县中学毕业,被聘请为乡村教师,先后一人身兼数职、独自支撑起四五所中小学的教务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起早贪黑,吃尽了苦头。老爸评价三伯最大的优点是实诚。说有一次,三伯捡了一家公司的物资,徒步走了十几里路,主动把物资送还给了人家。三伯不仅对儿女、孙辈的生活、学业在精神和物质上极为支持,还关心国家大事、关怀邻里同胞,时不时伸出援助之手。有一次,四川受灾严重,他将自家仅有的八斗玉米中的一半都捐给了灾区。他爱党爱国、紧跟党的政策和号召,每日必听广播、必看电视,还经常读书看报,将获取的知识、新闻与信息及时分享给周围的人。
  三伯一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一辈子也主要生活在农村,但他简单、纯真、善良、有趣,带给童年的我们很多平凡人世间的温暖与欢乐,令我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