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秋雨中的坚守
本报通讯员 张亚男
文章字数:834
  秋雨绵绵,秦岭山麓薄雾轻拢,静谧的村庄被雨水洗得发亮。9月23日,在山阳县色河铺镇屈家湾村党群活动中心略显老旧的办公楼里,一场关于责任与青春的叙事,正悄然上演。
  拼凑的办公桌前,几个裤腿沾满泥泞的年轻人正伏案小憩。微鼾声与窗外的雨声交织,成为这间屋子里最动人的背景音。
  “90后”包村干部小江,眼镜还架在鼻梁上,手中的防汛记录表已被雨水洇湿边角;村副主任小蔡枕着胳膊沉睡,眉头微蹙,仿佛在梦中仍调解着白天那场田界纠纷;最边上的村文书小姚,是村“两委”最年轻的干部,自家屋后刚发生滑坡,全家紧急转移,他却转身扎进群众安置工作中;副党支部书记小丁是唯一的女同志,走路带风,入户查灾、方言叮嘱、安排伙食,她的身影穿梭在雨幕中,不知疲倦。
  村党支部书记老屈谈起这些年轻人,眼眶发热:“他们也是父母眼里的孩子,却把身子扑进了泥土里。”
  清晨7点,雨一直下。他们已踩着积水出发——地质灾害点要逐一排查,危房户需紧急转移,垮塌路段得设置警示标志。泥水溅满裤腿,汗水混着雨水,守护着村庄的安危。
  上午,调解室里,为一块田地的归属,两家人争执不下。这群年轻人耐心倾听,法理与乡情并用,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他们用知识化解矛盾,用温情弥合裂痕。
  晌午时分,本该小憩,他们却只是匆匆扒几口饭,便伏案浅眠。有人手机紧握,生怕错过紧急通知;有人枕着未填完的报表,屏幕亮着待提交的数据。秋雨敲窗,仿佛为这群疲惫的守夜人轻奏安眠曲。
  “苦吗?”有人问。他们总是笑笑:“没啥,活儿总得有人干。”
  简单的话语,背后是沉甸甸的担当。睡醒,他们用冷水抹把脸,又奔向雨中:走访脱贫户、疏通沟渠、核对灾情表……每一个身影都在泥泞中奔走,每一步都写着坚守。
  夜幕降临,办公室灯火通明。泡面氤氲的热气里,他们总结当日工作,安排明日任务。窗外秋雨未止,而室内的青春之火愈燃愈亮。
  青春不仅是年华,更是心灵的状态;不仅是俊朗的面庞,更是奋进的姿态。这些年轻干部在秋雨中守护万家安宁,在泥土里践行初心使命,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绽放出最绚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