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堵心路”到“舒心街”
文章字数:840
“以前这条街堵得电动车都难推,现在敞亮得能并排走两辆车!”9月23日清晨,丹凤县商镇老312国道旁的店员巩凡,看着门前顺畅的街道,不禁感慨。这条曾让周边群众头疼了数年的“堵心路”,如今成了大家称赞的“舒心街”,而这背后,是商镇以小切口做好城镇治理大文章的生动实践。
“老312国道沿线和汉皓街的拥堵问题,群众反映了无数次,是城镇管理的‘老大难’,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商镇党委书记赵宏伟说,“此前乡镇普遍存在的管理力量散、部门协同弱、整治不持久等问题,在这条街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解决不好这些‘小事’,民生工程就落不了地。”
改变始于一支10人队伍的组建。商镇抽调镇村干部成立城镇管理专业队,刘超是其中一员。“以前管占道经营,就城管办干部一家‘单打独斗’,摊贩跟我们‘打游击’,整治效果总反复。”刘超回忆,现在不一样了,专业队入驻后,立刻联动市监、交警等部门开了协调会,“市监查经营资质,交警疏堵保畅,干部挨家挨户讲政策,我们负责日常巡查,分工明确又联动。”
治理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在桃园社区群众周刚辉眼里,最明显的变化是没人再乱贴小广告了。原来,商镇组织志愿者每周清理“牛皮癣”,更在社区门口设置了“便民信息栏”。“以前墙上全是办证、开锁的广告,现在信息栏里啥都有,墙面干净了,找信息也方便。”周刚辉笑着说。
为了避免整治“一阵风”,商镇设立“城镇管理意见箱”,开通公众号,还邀请群众代表每月为治理效果打分。“镇里还制定了管理办法,把干部履职情况和评优、奖金挂钩,”分管此项工作的副镇长张旭介绍,“群众盯着、制度管着,才能让整洁秩序留得下、守得住。”
如今走在商镇,老312国道不再拥堵,背街小巷不见垃圾,商户们自觉把货物摆进店内,居民们主动捡拾路边杂物。从一条街的变化,到全镇风貌的提升;从一支队伍的组建,到全民参与的共治,商镇用解决“堵心路”这样的民生小事,破解了乡镇管理的共性难题。“乡镇治理不用贪大求全,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办实、办透,就能走出一条精细善治的路子。”赵宏伟说。
“老312国道沿线和汉皓街的拥堵问题,群众反映了无数次,是城镇管理的‘老大难’,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商镇党委书记赵宏伟说,“此前乡镇普遍存在的管理力量散、部门协同弱、整治不持久等问题,在这条街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解决不好这些‘小事’,民生工程就落不了地。”
改变始于一支10人队伍的组建。商镇抽调镇村干部成立城镇管理专业队,刘超是其中一员。“以前管占道经营,就城管办干部一家‘单打独斗’,摊贩跟我们‘打游击’,整治效果总反复。”刘超回忆,现在不一样了,专业队入驻后,立刻联动市监、交警等部门开了协调会,“市监查经营资质,交警疏堵保畅,干部挨家挨户讲政策,我们负责日常巡查,分工明确又联动。”
治理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在桃园社区群众周刚辉眼里,最明显的变化是没人再乱贴小广告了。原来,商镇组织志愿者每周清理“牛皮癣”,更在社区门口设置了“便民信息栏”。“以前墙上全是办证、开锁的广告,现在信息栏里啥都有,墙面干净了,找信息也方便。”周刚辉笑着说。
为了避免整治“一阵风”,商镇设立“城镇管理意见箱”,开通公众号,还邀请群众代表每月为治理效果打分。“镇里还制定了管理办法,把干部履职情况和评优、奖金挂钩,”分管此项工作的副镇长张旭介绍,“群众盯着、制度管着,才能让整洁秩序留得下、守得住。”
如今走在商镇,老312国道不再拥堵,背街小巷不见垃圾,商户们自觉把货物摆进店内,居民们主动捡拾路边杂物。从一条街的变化,到全镇风貌的提升;从一支队伍的组建,到全民参与的共治,商镇用解决“堵心路”这样的民生小事,破解了乡镇管理的共性难题。“乡镇治理不用贪大求全,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办实、办透,就能走出一条精细善治的路子。”赵宏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