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糊汤西施
严海琴
文章字数:1223
  商南人的胃是用糊汤来养的,如果几天不吃糊汤,总感觉胃里空落落的,好像缺了点什么似的。
  在我上班的路上有一家叫“乐悠美”的小吃店,每天早餐主要卖糊汤,去那里吃糊汤的人络绎不绝,要想在那里吃上糊汤就得起早一些,如果稍微去晚了就没有座位,只得打包带走。
  小店的老板娘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中等身材,衣着得体而干净,白净的圆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微笑,给人一种柔和亲切的感觉。她家的红豆糊汤稠稀均匀,黏性十足,软糯可口,菜品种类繁多,别人家一般只有五六种菜,她家就有十几种菜,盛菜的碟子也比别人家的大一倍,常常还有当季的时令野菜,比如春天有荠荠菜和竹笋;夏天有灰灰菜、汗菜、红薯叶子和红薯秆;秋冬季节还有一些自制的梅干菜和晒瓜丝之类的,我特别喜欢吃她自制的炒酱豆和豆腐乳,不是特别的辣,但却酱味十足,香味悠长。
  店面不大,只有五六张桌子,桌上的台布和地面都很干净。每张桌子上除了常规的餐巾纸和辣椒、醋之外,要么是一小瓶绿植,要么是用彩色的泡沫网做成的工艺品,小巧而别致。老板娘麻利又精干,每次去都能看到她在店里来回穿梭着给客人端饭、擦桌子、收菜碗,忙得不亦乐乎。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笑脸相迎,无论店里吃饭的人再多,她都是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看到如此情景,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糊汤西施”这几个字,我觉得她的形象与这个名字刚好相配。
  有一天傍晚,我去店里吃馄饨,店里没有什么人,就和老板娘闲聊了几句。通过闲聊才知道她的丈夫十几年前就在煤矿上出事死了,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从偏远的农村来到县城打工,后来在娘家兄弟的帮助下开了这家小店,六十多岁的老母亲在这里给她帮忙,就靠着这个小店一直支撑到现在。那一刻,我的内心一阵阵刺痛,这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女人呀!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用勤劳和坚韧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看到她一脸平静的样子,我就大胆问她为什么没有再找一个男人。她说:“我带着三个孩子,家里还有一个年迈的婆婆,身体也不好,差的挑不起这副担子,好的谁愿意来吃这个亏呢,就自己带着孩子慢慢过吧,好在三个孩子还算争气,老大马上大学毕业了,老二也考上了大学,老三学习也不错,日子总有熬出头的时候。”听着她的话,我赶紧说:“苦命人天照应,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哩。”她听了“嘿嘿”一笑。
  我说:“看你整天笑容满面,乐呵呵的样子,不了解你的人还以为你有多幸福呢。”她说:“愁眉苦脸是一天,笑着也是一天,为啥不笑着过呢。”我更加佩服她了,经历苦难,却依然能够笑对人生,活得通透。
  当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同样爱在那家小店里吃糊汤的同事时,他们无不赞叹佩服,都说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身上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实在令人折服。
  后来每次经过小店的时候,我都会有意无意朝小店方向看一眼,看到那里依然是门庭若市,人满为患,内心便颇有宽慰。我知道自己帮不上她什么,但却在心里默默祝福着她。我相信这位“糊汤西施”凭借自己笑对生活的勇气和直面困难的信心,一定会把生意越做越兴旺,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