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有一种乡愁叫“十三花”
王建宏
文章字数:972
  每遇闲暇,我们就会约上几位乡党坐坐。等一杯接一杯的浓茶品够了,海阔天空的闲传谝尽兴了,就会有人提议该去尝尝“十三花”了。
  何谓“十三花”?就是商州西乡的人们在过红白喜事的时候,主家特意请来乡间厨师,招待上门帮忙的邻里乡亲所做的十三道菜。这些菜里面有顶头盘子、条子肉、甜糟肉、春卷、丸子汤、方块肉、米方块、带把肘子、荞麦凉粉等等。这十三道菜荤素凉热巧妙搭配,色香俱佳。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十三花”既满足了父老乡亲们的口福,又赋予了大家一种别样的精神寄托……
  记得小时候,村里谁家有了红白事儿,乡亲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主动上门帮忙。等事儿过到接尽尾声之时,就会把从家家户户借来的桌椅板凳,整整齐齐摆放在主家院子里,桌子为四方桌,每方坐二人,八人为一桌,年长者居上坐,余皆合围而坐。通常在一串鞭炮脆响之后,便上菜开席,先从有老者的上席开始,十三道菜按顺序依次端上。待席间老者一边举箸,一边说声“吃”,同坐者皆应声道“吃”。每每此时,大人们说着世事,话着桑麻,品着美酒。在整个吃席过程中,一人的话题,几个人应和。往往这张桌子上的话茬,会被紧挨着的桌子接去,从这边传到了那边,话茬永远跌不到地上。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乡邻之情越谝越深,越聊越纯。而孩子们则眼睛紧紧盯着菜碗,互相拼着手中筷子的功夫。然而,我们小孩吃得快,肚子也饱得快,待筳席还未过半的时候,我们早蹓到场院边玩耍去了。而此时围坐于桌子边的,大多己被酒灌红了脸。啥时主家该出面说些感谢话,拿着铜壶给客人一一敬酒了,啥时大家可以放开嗓子划拳打老虎杠子了。在吃席过程中,既让沟沟岔岔的乡亲们吃喝个尽兴,又不能让他们起席后摸黑走十几里的山路。
  正是在这“十三花”营造的浓浓乡情里,乡亲们互帮互助,互谅互让,一起直面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块度过了物质匮乏的岁月,一同走到了经济发展的今日。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十三花”也与时俱进,将红烧鱼、葫芦鸡等代替了其它素菜,使搭配不仅满足了乡亲们的口福,又适时具有了现代元素……
  有人说乡愁是一碗水,有人说乡愁是一抔土,有人说乡愁是一杯酒,有人说乡愁是一首诗,有人说乡愁是一朵云。而对于从商州西乡走出来的我们而言,乡愁也许就是“十三花”。每次吃着“十三花”,我们的思绪就会不由自主地飞回到故乡,想起了那里的青山,想起了那里的绿水,想起了那里依然健在和长眠了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