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龙山看今朝
文章字数:2643
文/图通讯员 王志锋
地处蟒岭深处的洛南县三要镇龙山村,如果说这里有什么独特的自然资源的话,除过大山还是大山。虎山居南,势如猛虎,龙山居北,形似盘龙,两山对峙中,另有一座高山凌空而出,状如飞凤,全村406户农户散居在其间犬牙交错的沟岔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铁娘子支部书记荆勤娃带领群众,创办村办企业,1995年总产值突破5000万元,村支部跨入全省小康村先进党支部行列。进入新世纪,随着“五小企业”治理,水泥厂下马,铅锌矿停产,龙山村一下子从小康村跌落为贫困村。但是,村支部的堡垒阵地没有丢,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没有丢,龙山人艰苦奋斗的血性没有丢,他们在探索,在伺机突出重围,在推进产业转型中杀出一条血路。
8月16日,我们考察了这里新兴的产业项目。
龙山宏达纸工艺品合作社,建在龙山、凤山之间的山谷中,占地不多,但风景独好。参观完流水线作业和工艺设计室、产品展室后,我们了解到这个年产灯笼十万盏、出口创汇1200万元的实体合作社的昨天和今天。
2006年,龙山村第三村民小组组长马占奎和农民党员何书珍在西安兄弟纸工艺品生产公司务工,一个是能工,一个是巧手,深得河南洛阳籍的董事长马占友的信任,他俩的岗位和工种一换再换,工资一加再加,但这还是没有留住他们的心。
2008年,桃花盛开的时节,马先生应邀到龙山村做客,东家野菜西家酒之后,时任村主任的田小念陪同他来到一处碧树红花、竹影婆娑的四合院,指着偌大的院落说:我们流转出“风水”最好的一块地,投资60万元,仿照您的兄弟公司,建厂区、厂房,想交给您办工艺品厂,不收一分钱,但用工必须是我们村上的人,你看可否把你的公司搬到我们这来?一个月后,马先生投资200万元,购买了纸品剪裁、压花定型、彩印烘干一应俱全的生产设备,一个自动化的纸质工艺品半成品生产车间在这里投产了。
最初,组织妇女在成品车间组装工艺品,随着订单雪片般的飞来,集中生产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2012年,公司成立合作社,注册“龙山工艺”品牌,把半成品生产和产品质检销售放在工厂,把成品组装环节放在农户家中,采取“两头在内一头在外”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一下子提高了生产规模,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合作社安排158名农家妇女从事工艺品生产,生产专供西方人过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使用的形态各异、风情万种的各类灯笼,全部销往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澳门、台湾等海内外市场,“龙山工艺”纸品在欧美市场成为知名品牌。
我们在考察时,临近的话庙村的宋群香正在交货。她告诉笔者:她今年54岁,每天要给家人做饭,要送孙子上学,还要照料几亩庄稼,利用空闲时间生产灯笼,月收入1800元左右,与龙山村的妇女比,这些收入不算多,但足够一家老小生活。
那天,马占友恰好在合作社。他说:平常的生产经营由合作社理事长马占奎和加工厂总经理何书珍负责,他们都是本村人。
纸品工艺品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去年,合作社收入一千多万,工资支出占大头,大约是800万。今年,总产值有望突破1500万元。
虎山脚下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不大的园林,雪松苍翠,垂柳依依,凉亭几座为碧水环绕,月牙小桥为修竹淹没。横穿公路,经过小桥,龙山福仙堂纸品工艺合作社的总部和厂区,隐蔽在竹林中。我们来时,“福仙堂”刚刚举行过开业庆典,几位兴致勃勃的年轻人在悬挂一块牌匾,上书:“支部引领、能人带动、合作创业、共筑小康”。
“福仙堂”虽刚挂牌,但它的营生在两年前就在龙山村悄然兴起,每天生产轿车百余辆,几乎所有名车都生产,只不过这些轿车是纸品,是供葬礼用的。单单花圈一个产品,从低端到高端,大小、花色、形态各异,有十多个品种。当时,半成品都是从河南南阳批发的,当地群众组装后销售,赚个手工钱,利润很薄。今年,龙山村投资90万元,建厂房厂区,交由村民陈明珍领办合作社。小陈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办法筹资,自己投资150万元,11户贫困户投资55万元,购买纸品加工和木工加工等设备,专门从事半成品生产。成品生产,沿用宏达工艺“两头在内一头在外”的生产模式,目前,有100多名妇女从事成品组装工作。
理事长陈明珍谈到:近两年群众从事葬品工艺品生产,每年需要从外地购进500万元的半成品,现在合作社组织半成品生产,这500万就是我们的利润。龙山振龙食用菌合作社,建在洪建路旁沙河以南的一大片万寿菊地块中,去年投产。生产车间占地5亩,建有100吨的冷库,除菌种生产之外,原料加工、装袋点菌、成品烘干等环节的生产都在这里的生产线自动化作业。生产基地占地50亩,全部用遮阴网分区遮蔽。每个分区大约1亩,排放标准袋料5000袋。目前,这里放置的20万袋袋料香菇,生长都很旺盛,新出的乳白色的香菇,好像满月的娃娃,可爱极了。
说起创办食用菌合作社的初衷,支部书记、村主任田小念如数家珍。原来,在三年前,三要镇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发展,龙山村连片栽植865亩。每年,要对成林桑树进行修枝,说是修枝,实际是对桑枝平茬齐过,确保桑叶品质
和产量,这样就产生大量桑枝。桑枝是袋料食用菌栽培的优质基料,为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循环产业,该村就创办了这个合作社。
理事长常耀军谈到:自己是三要街社区人,创办合作社时,基础设施是龙山村投资的,生产设备是自己投资的。生产袋料的原料大量是从关中购买的苹果树枝,少量是当地产的桑树枝。安排龙山村80人务工,从二月份一直干到十一月份。11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按入社股金,每年把等价的成品袋料交给他们,在生产基地统一管理关键环节的生产,由合作社承担,出菇时,分户采收,生产的香菇,可以直接销售给客商,也可以交由合作社统一加工和销售。说起产值和利润,他说:这是明账,一袋袋料香菇,生产成本是7.5元,出产商品菇能卖到15元。
三要镇沙河一带出产的黄沙在洛南很出名,禁止河道采沙后,龙山村的常根平等20户农户合作创办了龙山水洗沙场,开采沙质崖土加工黄沙,年产值在千万元左右。
龙山药业合作社创办已有两个年
头,采取订单生产的方式,组织群众利用核
桃建园的林下地,从事丹参、黄芪等中药材种植,全村农户全部入社,户均种植普通药材2.5亩,白芨等贵重药材栽植处于起步阶段,户均不到2分地。时新养羊合作社是今年年初成立的,入社农户12户,一次性购回种羊300只,自繁自养到明年,可以发展到1000只。
在时新养羊合作社,我们遇到了市财政局选派到龙山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彭璐同志,他感慨地说:龙山村的发展经历一波三折,逐步探索出一条“集体投资基础设施,引资创办实体经济”的产业发展之路,引领群众合作创业、共同致富,这也许是山区农村脱贫攻坚行之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