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小村官大作为
文/图 辛恒卫
文章字数:2930
社区全貌

    如今,如果你站在镇安县新城社区的茨沟山顶俯瞰整个社区,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令你心旷神怡并为之陶醉的巨幅图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一幢幢、一排排居民别墅坐落期间,疏密有致、层次分明,而且不同的居民小组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品位和文化内涵;一条条环山公路如同条条玉带盘绕山间,四通八达;一排排与之匹配的路灯在花草绿茵间昂首而立,像一个个坚守岗位的卫士。原来的河滩沙石坑经过整修,如今变成了美丽的天池、月潭;池边新建的长廊,雕梁画栋豪华尊贵。恢复重建的文化古迹和新隆庙宇,高大宏伟,巍峨壮观;新建的金台山文化景区,新建的文化广场成为居民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一切是那样的优美、自然、和谐,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如果走进居民群众的家里去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会令你更加惊叹。
    在已经改造建设竣工的社区六个居民小组,你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首先看到的是宽敞的大门,独家小院,三层小别墅,地面全部硬化过,院中或种着花草,或长着蔬菜,散发着特别的清香。步入居民家中,时尚的家居,高档的电器,新颖的装修让人很是艳羡。值得提及的是,多家居民家都有几间多余的房子,他们按照标准间、单人间等不同的要求,办成了干净整洁、漂亮舒适的家庭宾馆,可以接待南来北往的游客。在社区,我们看到无论男女老幼,一个个神采奕奕。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身着时尚高档的衣裳,发型时髦漂亮入时,就连中老年人也装束讲究,干净利落。
    然而几年前的新城社区却是满目荒凉,没有一幢像样的房子,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河滩地沙石多,产量低,人多地少,长出的庄稼很难养活人。为了生计,在河滩地里务蔬菜的同时,一些居民以外出务工,采沙石为生,虽竭尽全力,生活也难以维持。那时,社区里有三多:光棍汉多、做倒插门的女婿多、全家搬离社区的多。也难怪: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看不到希望,前路是一片迷茫。
    时间追溯到2009年11月,原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不幸突发疾病去世。面对刚刚起步的社区全面建设没有了主心骨,镇党委着急,居民群众忧虑,这时,镇党委和群众想到了本社区在外搞建筑工程的靳兴明。镇党委的主要领导和社区的居民代表几次来到靳兴明的建筑工地上,希望他回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一下子打破了他平静安宁的生活。
    靳兴明的日子本来过得有滋有味,自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努力拼搏,他已拥有了近千万元的家产,在西安、镇安都有自己的房产,生活殷实富裕,很令人羡慕!可当镇党委和社区的居民群众希望他回社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时,他确实有些为难和犹豫。他生在新城社区,长在新城社区,对新城社区太了解了,因为社区的贫穷落后,才使他不得不离开这块生养他的地方。
    1992年,还在县城一家建筑公司当汽车司机的靳兴明,感觉靠微薄工资难以维持生活,头脑灵活的他借改革开放之机,寻求改变生活条件的道路。他发现县城有几家个体商户需要包装袋子,如果从西安购买,一个便宜几毛钱,他便利用公司放假休息的时间,向银行、亲朋好友筹些钱,自己开上货车到西安购买。来回两天时间,除去费用就能赚到500多块钱,而那时公司给他每月的工资仅有120多块钱。就这样,他把公司放假休息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去西安拉煤、采购百货的活儿揽下一些,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下来收入十分可观。随后,他放弃了在建筑公司当司机的工作,延安煤矿有过他的身影,山西祈州煤矿有过他的足迹,安康城里的建筑工地上也留下了他的欢声笑语。
    当他有了一定的积累,首先想到的是回社区为居民群众办点事。那时,社区最突出的问题是居民群众缺水吃,居民每天只有从河里担水吃,很不卫生。靳兴明计划出资从一里外的山腰间引来泉水,让居民群众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他的这一想法,却遭到了个别人的风言风语,说他是穷烧,想当干部得荣誉。几经周折,他心灰意冷又回到了自己的建筑工地上。现在,镇党委和居民群众请他回社区去当带头人,他怎能轻易做出决定?
    靳兴明毕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面对乡邻一张张渴求改变命运的脸庞,面对着党委的重托,他有点动心了。自己拥有近千万的家产,一家人摆脱了穷困,可看着还住着旧房子、过着穷日子的父老乡亲,自己怎能心安呢?
    经过一个来月的认真思考靳兴明决定放弃原有的生活,回社区当带头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2010年初,靳兴明在全体党员参加的支部选举会上全票当选党支部书记,他在大会上说:“大家信任我,我一定会带领大家把社区的事情办好!”
    靳兴明在回社区前的几个月里,已在心目中勾勒出新城社区发展的宏伟蓝图。他想,新城社区与镇安县城仅有3里路的距离,有这么好的天然优势,决不能端着金碗讨饭吃,让居民群众真正享受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他的雄心和目标。
    事实证明,靳兴明无论经商还是从事社区行政工作,都是个成功者。他历经坎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办事成熟、稳重。他对社区的一石一土、一草一木特别熟悉,他了解穷困的根源和存在的难度,同时也估计了自己具备的能力和能够充分利用的条件。于是,他很快就把长12页的新城社区远景规划系统材料送到了镇上。规划中明确写道,在两年内完成三环四纵道路修复、街道硬化、敬老院建设等六项重大工程。这样的规划,让领导和居民群众想也不敢想。
    在进行第一期新城社区茨沟居民小组搬迁时,居民群众质疑,今天把房拆了,万一盖不起来咋办?开始没有一户愿意拆,可又不能强拆,该怎么办呢?
    面对群众的疑虑,靳兴明早已做好了打算。他让先拆10户,居民群众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到城里给这10户拆迁户租10套房子,让他们住。如果新房盖不成,租的这10套房子就是我的,我出钱买下,就归你们居住,不信咱们就订合同、签协议,拆迁工作很顺利的完成了。
    做任何事,表率带头的作用胜过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教。2015年初,镇安县重大项目“金台山文化景区”落户新城社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靳兴明觉得这给新城社区的发展带来了又一大机遇,应该向居民群众做好宣传,支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然而,因“金台山文化景区”建设规划范围内有居民的住宅和坟地。由于当地居民群众受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迁坟对宗族兴旺有影响,殃及后代,都不愿意迁坟。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迁坟工作任务,靳兴明一方面做居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带头迁出了自己的直系亲属坟墓。人们看到靳兴明积极带头,很快都将自己的祖坟迁了出去,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近几年来,新城社区的变化发展与城市化建设同步。开展的农家旅游吸引了众多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他们开辟的养老机构更是一大创新,对老人悉心照顾,赢得了老人和他们子女的赞许。同时,社区还以党员骨干为代表,成立了两家建筑公司,解决了200多名下岗职工就业。居住在茨沟半山上的五组居民群众,还成立了养鸡、养羊、蔬菜专业合作社,居民群众的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2820元增加到现在的12600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靳兴明带领新城社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艰苦创业,改变村容村貌,取得了可喜成绩。自2012年以来,社区先后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商洛市“示范社区党组织、镇安县“五个好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靳兴明也先后被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全省模范红袖章平安志愿者”、商洛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商洛市“十佳村官”、镇安县“红星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