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丹江河边找枕头
文章字数:1132
  国人毛病不少,最坏的是骂别人的母亲,因为他也爱母亲,觉得能骂到疼处。商洛有个叫李育善的人,深爱自己的母亲。母亲仙逝后,在小城的丹江河边,看谁都像母亲。一路跟下去,没找见母亲,却认识了一条河,像母亲一样宽厚而不求回报的河,这河叫丹江,商洛人的母亲河。
  李育善从丹江源头商州区牧护关镇秦岭西峡张沟顺河而下,一直走到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在丹江沿岸进行实地走访、考察,行程2000多公里,实际踏勘丹江大小支流30多条,走访丹江三四百个村镇的各类人物500多人,对丹江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文化渊源等作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调研。作家怀着对丹江的一片敬畏之心,耗时三载用心用情书写了丹江千年来的历史流变。
  这部长篇散文是商洛文学的重要收获,是商洛作家第一次全方位立体地为母亲河立传,第一次用当代徐霞客的行走方式写就的长篇散文,他的文学上的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是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上的文学大礼,也是向外界推介宣传商洛的一部拿得出手的力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丹江养育大的儿女,认识丹江,更深地了解丹江是必须的。李育善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勇气啃下这块硬骨头,也是因为爱。当北京人竟然不知一江清水供京津的商洛是南水北调的丹江源头时,他激动得夜不能寐,除了在《光明日报》上写一个版的文章,也萌生了写丹江的念头。爱是动力,也是母亲河对儿子的召唤。
  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说,李育善的《走过丹江》,有调查,亦有想象,有实证,更有情怀。历史与现实、风物与人物交织在一起,既写出了一条江的柔美与沧桑,也述说了江水和人心的深沉对话。用脚丈量、用心体悟的丹江,已经成为李育善写作中新的精神地标。
  1986年的时候,陈忠实遥望50岁这个年龄大关,内心忽然充满了恐惧。他想:自己从15岁上初中二年级起开始迷恋文学至今,但没有一部硬气的能让自己满意也让文坛肯定的大作品,那么,到死的时候,肯定连一本可以垫棺材做“枕头”的书也没有!他历时数年,写出了引起巨大反响的名著《白鹿原》,在读者和文学界引起巨大反响。陈忠实后来说,“回首往事我唯一值得告慰的就是:在我人生精力最好、思维最敏捷、最活跃的阶段,完成了一部思考我们民族近代以来历史和命运的作品。”
  李育善当然不能与陈老相比,但也在他人生精力最好、思维最敏捷、最活跃的阶段,完成了一部思考我们的母亲河丹江历史和命运的长篇作品,也像陈老一样用心用情用力历时三载,也找到了自己能当“枕头”的力作,也成就了自己散文创作的一座高峰,值得庆贺。
  若干年后,当我们都挂在墙上时,丹江依然还是那个丹江,水依然静静流向远方。当外地人走到水边,后人们介绍说,这里水流到北京去呢,不信你看看李育善写的那本叫《走过丹江》的书,你就不敢小看她了。她是我们的母亲河,娃混的再大也没人敢不敬母亲的。不是吗?(鱼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