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乡农产品插上“电商翅膀”
文章字数:1797

在秦岭深处的镇安县茅坪回族镇五福村,有一位名叫骆维星的年轻人,他不仅是镇安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更是当地群众口中的“电商助农先锋”。2017年,一次偶然的返乡经历,让他毅然放弃广州的生意,回到家乡投身农产品电商创业。8年来,他通过电商平台和短视频直播,将镇安的黑木耳、板栗、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销售家乡农产品总额超过1500万元,带动数百户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一次返乡改变人生轨迹
2017年8月,骆维星从广州回到镇安老家避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了当年的村小学。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孩子们坐的还是他20多年前用过的课桌椅,黑板上斑驳的痕迹依稀可见。“老家和广州的差距太大了,太让人心痛了。”骆维星回忆道。他当即自掏腰包4万多元,为学校更换了40套课桌椅、黑板,还购置了钢琴和学习用品。
同年冬天,骆维星再次回乡时,发现村里有许多留守老人生活困难,有的个别高寒偏远山区,远离街道的老人就靠白开水就馒头度日。他当即决定帮助这些老人,为他们送去米面等生活物资。这一帮,就是7年,他不仅为老人赠送生活物资,还代老人购买生活日用品,帮助销售农产品。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骆维星逐渐意识到,家乡的贫困根源在于缺乏支柱产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长此以往,家乡只会越来越穷。”他决定关掉广州的生意,回乡创业,通过电商带动家乡农产品销售。
2018年9月,骆维星成立了陕西神农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开设了两家京东店铺——“中国特产-镇安农特产馆”和“神农园食品专营店”,将镇安的黑木耳、板栗、核桃、魔芋等农产品通过线上销往全国。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家乡地处偏远,发货成本也不低,而且路途遥远,无形中也加大了时间成本。困难接踵而至,很快又发现农产品有保质期,还容易受气候影响,搞不好就砸在手里。“那是我最迷茫的时候,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和能力。”骆维星坦言,那段时间,他想到别人电商能做得风生水起,他也一样可以,所以他选择坚持。好在,在广东打工的积蓄帮他渡过了难关。
“短视频+直播”打开助农新天地
2021年,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兴起,骆维星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他注册了抖音账号“秦岭人烟”,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宣传家乡的农耕文化和特色农产品。为了拍摄真实的农村生活,他带着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记录农民采摘板栗、木耳、金银花的场景,并走进家乡北阳山牛肉深加工园区,现场直播带货。
“刚开始直播时,直播间没人,一场直播两三个小时也卖不出去一件产品。”骆维星回忆道。但他没有放弃,冬天冒着大雪在户外直播,感冒咳嗽依然坚持推介五福村的黑木耳。为了帮助北阳山和石景山的老农销售野生金银花,骆维星带着摄影师去山顶上一户户地收购困难老人的金银花,通过视频直观看到老农家庭情况,以及金银花生长的环境和地理条件。骆维星让一群憨厚实在的老农走进直播间,通过这种方式深得客户信任。
渐渐地,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两年,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他帮助农户销售了4万公斤板栗、6000公斤黑木耳、2000公斤金银花、2000公斤野生蜂蜜以及5000多公斤西川生态米和油,累计带动数百户农民增收,这也让他看到了坚持获得的回报。
电商服务中心助力乡村振兴
“很多老人看到我们来收山货,眼里带着光,还把珍藏的食物拿出来招待我们。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事业的价值。”骆维星动情地说。
2024年6月,在茅坪回族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骆维星建立了茅坪回族镇电商服务中心。这是镇安县第一家集农产品收购、展示、销售为一体的电商服务平台,以茅坪为中心,辐射全县,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和开发。当地领导多次到电商服务中心调研指导,对骆维星的助农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23年,骆维星被县人大评为“模范代表”,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标杆人物。
“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让自己摆脱贫困,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骆维星说,他觉得,人生总得有所求,有所不求,奉献也是一种追求。正如他当初的梦想,用行动回报家乡。他坚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电商和短视频的力量,家乡的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他将继续深挖秦岭故事,讲好农耕文化,通过电商和直播带动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帮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从广州商人到乡村电商先锋,骆维星用8年时间,让家乡的农产品搭上了电商快车道,也为镇安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故事,正是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