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乡村春日
朱登荣
文章字数:1666
  常说人间最美四月天,而秦岭腹地的镇云乡村,踏入三月风暖了、花开了、草绿了,杨柳依依,莺飞草长。去村头、去田野、去农家院落与桃花约会,与迎春花相拥,浪漫又风情。我们无须跑百里路,去桃花坞、桃花谷跟风赶热闹,小城周边百花开得鲜艳又耀眼,勾人魂儿。
  县城往西走,镇云公路两边一条条柳枝,冒出密密麻麻的鹅黄柳芽儿,如一粒粒翡翠点缀在枝条上。这个季节,柳树的形态最美,远远望去,一棵棵垂柳似一个个洗浴的美女,风儿吹起,荡起一缕缕淡绿的烟雾,倩影缥缈,如梦如幻。
  沿着镇云大道行走十公里,就到了三条沟口,山脚下人家门前,樱花一树挨着一树开,灿若云霞,屋后那硕大的望春树花,风儿一吹,满地粉雪,与坎边紫色的泡桐树花相映成趣,使得这些小楼人家贵气十足。半山腰间,一树树山桃花不甘寂寞,集云堆雪,繁花似锦。院落后面的长阳寨我很熟悉,小时候,在这座山寨找柴火,走过了每一个山垴沟坎,山顶那成片白色的云霞,就是经不住暖阳撩拨的野杏花。少年时,我们暑假在山里找很多的黄杏子背到集镇去卖,换来的作业本和凉鞋让我度过了快乐难忘的童年。
  花开动一城,城里人闻香而出,到乡村去踏青、寻花赏春光。家乡的小道上、山路上,从早到晚人流络绎不绝。听说西川的油菜花盛开成景,我始终没有时间去看,周末回老家,这里的春景不比任何地方逊色。
  一场沾衣欲湿的丝雨,轻轻地飘洒在春寒料峭的大地上。在如泣如诉的梦呓里,雨倏然停下了轻盈的脚步,来去匆匆,却沐浴了沟沟岔岔的花树。太阳一出来,一簇簇嫩叶如火苗,在枝丫间摇曳,不几日,漫山遍野就是一片绿。再往沟里走,别墅群外的玉兰树酝酿着腹稿,擎着一支支蘸满颜料的“狼毫”,准备挥毫泼墨,画出最美的图画。清晨的第一缕风如轻纱般调皮地挤进窗棂,一股软糯的气息扑面而来,像似睡非睡时耳边响起的儿歌,像母亲的手抚过孩童的面颊,三分温热,七分轻柔。三月春风似故人,轻扣柴扉,推开季节的帘栊,悄无声息地将天地晕染成一首温润的散文诗。窗外那架迎春花瀑布,当是春风最先眷顾的,前几日的雨雪缠绵,迎春花毫不畏寒,暗黄的花苞早就鼓鼓囊囊挂满了枝头。春风一抬头,她就俏生生地吹响了一朵朵金喇叭,仿佛被谁撒了一溜的碎金。蜜蜂睁开了惺忪的眼,嘤嘤嗡嗡地唱和着,在碎金流淌的迎春花瀑布里穿梭,为春的乐章拉开喧闹的序曲。
  以农为业的庄稼人当是最先能感受到春天气候的变化,“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他们要根据气候冷暖、气温升降开始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这个时节耕事方急,他们既要管好麦苗、油菜,还要忙着整田下谷种,送肥到地里点种农作物。
  蛰伏了一冬的麦苗,在阳光的恩赐下,纷纷拔节长高,孕穗生粒。与此同时,各种野草藤蔓也会迅速生长,抢着地里的肥力。庄稼人需要格外留心,倘若不管好苗田,夏粮就难有好收成,点种薅麦草的场景已是热火朝天了。庄稼人忙着整秧田、下种育秧了。小麦、玉米是乡村的主粮。下种育秧、种好苞谷,家家户户从不马虎。季节要抓住,大田要整透,农肥要下足,这样谷种撒下去,芽儿才会出得齐,苗壮不生病。等谷种下完田,人们便开始育种烤烟苗,对缺肥泛黄的烟苗赶紧追肥,使其变强变壮。
  春风和融,草色萋萋,万物铆着劲地生长。大棚里的苗圃一天一个样子,随风见长,见日增绿,变成一张张巨大的绿绒地毯。一场雨过后,空气中,丝丝缕缕的花香飘来,枝头婀娜盛开淡定从容。阡陌四处,农人成群结队地忙碌起来,就连飞鸟也不甘落后,围绕着树冠飞舞嘤鸣,仿佛在催促树枝上的芽苞加速膨胀。前几天种的洋芋出苗了,此时的叶子如同分币大小,间隔一行种地膜玉米。勤快的庄稼人挑选肥劲足的鸡粪和牛粪倒至地头,翻仰锄头将粪捣成碎末,装入筐中,挑到田埂撒向被耙得平如镜面的田块上。小麦病虫害又开始活跃起来,这时得及时打药根治……一年里的农活,一茬接一茬。
  民以食为天,春播种好粮食是根本。庄稼人深知,春日田里的农事耽误不得,唯有朝耕暮耘,才会有田稼丰稔。而这大好春日,不仅是赏花踏青的季节,也是躬耕奋斗的好时节。生命中的任何一份美好,都值得我们留心珍惜。愿我们都能如勤劳的庄稼人一样,不负春光,不负岁月,不负这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