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甘泉润乡土 清泉变“金泉”
本报见习记者 马 姜
文章字数:1632
  盛夏时节,山阳县南宽坪镇黑龙谷村层峦叠翠、林海苍茫,山风携着清凉掠过村头,鸟鸣在幽谷间回荡。沿着一条隐秘的山路缓步前行,可见一股清泉自崖壁石缝中潺潺涌出,晶莹澄澈,甘洌沁心。这眼泉水四季不涸,被当地村民视若珍宝,誉为“神泉”。如今,这汪山泉正被赋予新的生命力,滋养着一个山村的产业梦想。
  “这泉水是祖祖辈辈守护的宝贝,绝不能让它白白流走!”6月27日,黑龙谷村党支部书记阮国祥谈到村里的山泉水,语气里满是自豪。2023年9月,在南宽坪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推动下,黑龙谷村党支部着眼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整合资金200万元,注册成立了陕西丰阳黑龙谷饮品有限公司,同时盘活闲置资源,将村里一处闲置集体房屋改建为占地680平方米的黑龙谷山泉桶装水包装厂。
  水厂依山而建,借助天然的水位落差,实现了山泉水“自流入厂”,大大节省了抽水成本。走进水厂,工人身着白色工作服,有条不紊地操作着灌装生产线上的机器,一排排水处理设备正有序运转着。山泉水经过这些先进设备的过滤、净化等多道工序,清澈见底、晶莹透亮。“我们的山泉水富含锶、钾、钠、镁等多种矿物质,口感清甜。”工作人员杜家发一边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一边介绍。
  “水厂采用先进的水处理系统和全封闭无菌灌装技术,并且严格把控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阮国祥说,为了确保水质安全,村“两委”干部带头学习设备操作流程,统一接受专业培训,力求将每一道工序都做到规范、精准,确保产品质量经得起检验,做到“水干净、人放心”。2024年5月,黑龙谷山泉桶装水顺利取得生产许可证,正式投产上市。
  水厂建成投用,就业机会随之而来。过去,黑龙谷村的群众大多靠种地为生。如今,从桶装水的搬运、装车到门店运营、城镇配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手。“这个星期一,我仅早上就送了100多桶水,挣了300多块钱呢!”村民汪功平高兴地说,他的妻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几个孩子还在上学,原本靠打零工维持一家生计,如今夫妻俩一起负责运营县城的黑龙谷山泉水直营店,他自己还承担了送水工作。“我们这里是多送多赚,忙不过来的时候,我还得雇人帮忙送水呢,以前是别人雇我干活,现在倒成了我雇别人。”汪功平说,言语间透着踏实与满足。
  不仅是汪功平,在水厂的带动下,已有十几位群众成为专职送水员,村里为他们统一配发了电动三轮车,极大地方便了配送工作。与此同时,水厂还与周边6个镇的商超建立合作关系,设立销售网点,构建起覆盖县城及周边乡镇的配送网络,进一步拓宽了销路,也将更多的群众镶嵌在山泉水的产业链上。随着黑龙谷山泉水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山泉水月销量超过3500桶,带动脱贫劳动力30多人,实现户均年增收6500多元。
  “以前想喝山泉水得自己扛着水桶上山去接,现在来水厂,几分钟就能接满一桶,方便得很。”76岁的村民毛家水在水厂前提着水桶笑呵呵地说。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福利,自从水厂建成后,附近的群众都可以免费来接水,村里还特意修了水泥便道,方便老年人推车取水。几代村民盼望着“在家门口喝上神泉水”的愿望,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
  村民平日喝着水厂的水,对水厂的运转也格外关心与支持,常有老人自发清扫厂区周围的落叶,设备有时需要维护检修,还没喊人,就有村民主动拿着工具箱来搭把手……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小小的水厂,没有人专门巡逻,却到处都是守护的身影;没有人安排打扫,却始终干净整洁。这种“共建共享共护”的意识,正悄然滋养着村子的精神风貌。山泉水带来的不仅是看得见的收入,更是文明的乡风。
  眼下,黑龙谷山泉的桶装水市场稳步拓展,产业势头正劲。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新厂区的筹建已经提上了日程,规划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还将新增瓶装水生产线,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拓宽销售渠道。“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预计今年10月份新厂就能建成投用。”阮国祥介绍,届时,不仅水厂的产能将大幅提升,也将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更强动力。
  从山涧清泉到产业活水,从自然资源到共富源泉。黑龙谷的泉水正奔涌出山,流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