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在泥土中扎根 于时代里落笔
2016年陕西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商洛日报社社会部副主任王涛、综合记者部记者贾书章
文章字数:813


  2014年冬季,我们在山阳采访产业发展时,听闻一名女大学生创业的故事,她把传统的山阳挂面进行创新——研发出了火龙果挂面、槐花挂面、海藻挂面、魔芋挂面、菠菜挂面等30多个品种,并在线上线下销售,打出了新天地。
  故事的主人叫喻琰,毕业于厦门大学,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让家乡父老乡亲们的手工挂面能挣更多的钱,她放弃了在南方优渥的工作,在亲人的帮助下,成立了公司,把山阳传统手工挂面研发出了一系列新产品。产品甫一上市就打开了局面,当年就实现了营利,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女主人公喻琰美丽聪慧,待人热情大方。有着知识女性的沉稳干练,也有着女大学生的朝气与活力。她给时任省委书记写信,畅谈大学生创业的心得和体会,受到时任省委书记的肯定,鼓励她发挥聪明才智,多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
  采访结束后,我们经过反复商榷,稿子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经过多次打磨,对结构和文字做了很大调整,最后决定用书记的回信做导语,突出我省重视大学生创业这个大的主题,切入女大学生喻琰创业的故事经历。尤其是在细节上精心梳理打磨,确保语言叙述流畅,条理清晰,事实真实准确,将女大学生回乡创业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层面给予展示,既有担当,又有情怀。
  稿子刊发后,就引起了各界关注。中央机关工委领导来商专门调研大学生创业,人民网、华商网、陕西网、中国青年网等各大媒体纷纷推出了专访、专题,也让山阳挂面以全新的面貌走出了陕西,走向全国,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青睐。
  这篇通讯能获得陕西新闻一等奖,我们的深刻体会是,好的作品是“磨”出来的,这篇稿件先后采访了4次,每次我们都带着不同的采访话题和主人公亲切交流,畅谈她一路走来的收获和体会,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回来后又反复修改润色,力求事实交代清楚,文字精练,既是一篇人物通讯,又是一篇美文。作为党报记者,就要扑下身子,多到基层去,及时发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鲜活人物,用典型人物感化人,用老百姓身边的真实故事教育人,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